蕙心紈質 熱血柔情
——記安澤縣府城鎮(zhèn)北門小學校長郭麗敏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2007年3月,,郭麗敏“履新”安澤縣府城鎮(zhèn)石橋溝小學校長,。從之前城關小學上千人的規(guī)模大校,,一下來到僅有百余人左右的小校,心里落差可想而知,。而在實地了解學?,F(xiàn)狀后,她才意識到狀況比預計的還要糟糕——教室不夠用,,專業(yè)師資緊缺,,課程開設不全、學校賬務赤字等一系列問題擺在面前,。
上任后的第二天,,會計就告知郭麗敏學校需要立即采購取暖用煤,可學校賬目上出現(xiàn)赤字,,還有大量外欠,。郭麗敏二話不說自掏腰包讓會計出去買煤,不料正碰上下雪天,,賣煤的沒有出來,。她又挨個給認識的校長打電話借煤,仰仗一位校長的慷慨資助才解了燃眉之急,。
面對學校專任教師短缺,,她壓縮學校其他開支,騰出經(jīng)費請來美術,、音樂,、英語3位專任教師,解決課程開設不全的問題,。學校校舍不夠,,她又三番五次地排除困難跑批手續(xù),當年年底,,新修建的10間教室即投入使用,。為了讓孩子能夠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樣的教學設備,她又多次打報告尋求資金支持,。幾個月下來,,學校終于配上了價值24萬多元的多功能計算機室。
為改變學校校容校貌,,她親自帶領老師繪制文化墻,、修建花池,號召各班建立板報欄,、爭星創(chuàng)優(yōu)欄,、班級手抄報等,并發(fā)動全校學生人人養(yǎng)花,,學期末評比養(yǎng)花小能手,。此舉不單美化了環(huán)境,同時延伸了學生的課堂知識,、拓展了生活常識,。六年來,學校面貌發(fā)生巨變,,教育教學成績不斷上升,,名列全鎮(zhèn)前茅。
2013年2月25日,,郭麗敏又被調整到北門小學擔任校長,,當時因為有十幾個老師請假,教師嚴重短缺,,兩個班一直開不了課,。那段時間,她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校,,最后一個離開,。一邊苦口婆心地給老師做工作,一邊到處托人找臨時代教,,還要做好領導臨時交辦的一些工作和檢查,。在熟悉的過程中,她按照自己的管理經(jīng)驗和思路出臺了一系列考核制度的討論稿,,經(jīng)教師討論,、修訂后,各項工作隨之步入良性循環(huán),。
在教學工作中,,郭麗敏本著依靠老教師“看家”、中年教師“當家”,、青年教師“發(fā)家”的工作理念,,充分調動各個不同年齡層教師的積極性,并以“以老帶新,、以新引老”來提高教師自身業(yè)務素質,,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的“藍青工程”就是這項工作的重要體現(xiàn),。
在教研方面,,郭麗敏以新課程為契機,以培養(yǎng)研究型,、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教師隊伍為目標,,以重用骨干教師、引領新教師,、轉變老教師為原則,,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找到了提高校本教研實效的切入點:以課題研討來帶動學校的日常教學,,并進行整合,,走一條課題研究的路子。2013年以來,,他們先后開展了《“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研究》《小學高效課堂的研究》《“經(jīng)典誦讀國學相伴豐盈人生”課題研究》等。其中《“先學后導,,問題評價”課題研究》被省教育學會規(guī)劃為百所實驗學校之一,。這些課題研究推動全校教育教學工作又邁上一個新臺階。
學校特色發(fā)展是自我發(fā)展的理想追求和外延擴展的需求,。無論是在北門小學還是石橋溝小學,,郭麗敏都格外注重學校的特色教育。一方面建立適合課堂教學的資源庫,,另一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教師搭建教科研平臺,參加各種學習培訓,;新課改全面實施后,,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在生活中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為其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課堂導學,、小組合作”的教育教學模式,,不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力建設營造墻壁文化,、陽光體育、社團活動,、經(jīng)典誦讀四個方面的校園文化,,如今學校里的一草一木、一墻一壁都會說話,;花樣跑步,、健身操成為課間獨特風景,;舞蹈、聲樂,、書法,、繪畫、科學實驗等社團活動大大豐富了學生興趣愛好,;經(jīng)典誦讀讓學生走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在擔任校長8年多的時間里,,郭麗敏始終秉持“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辦人民滿意學?!钡霓k學理念,著眼學生長遠發(fā)展,,力爭讓每個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多年來,其所在學校屢獲獎勵,,2009年—2014年連續(xù)獲得縣“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稱號,,各年級教學成績穩(wěn)步提升;郭麗敏本人更是先后榮獲鎮(zhèn)“三八紅旗手”“縣先進教育工作者”“市級和省級骨干教師”等榮譽稱號,。(王小庚)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安澤:“一冊一本三臺賬”規(guī)范第一書記日常管理
下一篇: 安澤:紅葉美景醉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