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鎮(zhèn)廟位于中鎮(zhèn)霍山腳下,該寺東南約500米即興唐寺,,據史料記載,,中鎮(zhèn)廟建于隋開皇14年(公元594年),興唐寺建于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如今,,這歷經了千年滄桑和風雨剝蝕的中鎮(zhèn)廟和興唐寺已變得斑駁陸離,但這里的每一寸土地也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至今仍有很多游客,、學者到訪。
興唐寺的“興唐”故事
在興唐寺村,,借著村舍邊的小道,,一棵上千年的油松是興唐寺最明顯的標志,。寺院內現存有觀音菩薩廟、藏經樓,、客堂等建筑,。可以看出,,除了樓上寫有“藏經光大”的藏經樓年代較為久遠之外,,其他都是新近修的。
在寺內供奉的神像前放有幾張照片,,看門師傅告訴記者,,照片上的人法號悲如,曾是這里的法師,,圓寂于廣勝寺,。如今的興唐寺由悲如法師的兒子建和管理。
村里一位前來上香的老人說,,很早以前,,整個村全是寺廟,光出家人就有四五百,,香火之盛非晉南其他佛寺可比,。
“還記得在很小的時候,這里就住著許多僧人,,當時村里年紀大的人都知道,,這寺是李世民當皇帝時專門下旨建的?!碑數匾晃?0多歲的老人說,,當時李淵從太原起兵南下,所向披靡,。兵至霍邑(今霍州市)遇到隋將宋老生的強勁抵抗,,再加上連續(xù)多天陰雨,軍糧又缺,,李淵決定退兵,。
傳說陷入困境時,李世民得到一位白發(fā)老人的指點,,李家父子最終沒有退兵,。李淵下令到太原增調一月的糧草,到了秋天,,雨停了,,李淵激宋老生出城一戰(zhàn),戰(zhàn)而殺之,?;粢刂畱?zhàn)后,,李家父子便勢如破竹,再沒有遇到什么艱難戰(zhàn)斗,。到年底李淵順利進入了長安,。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下詔在霍邑建興唐寺,。
御碑“大明詔旨”身在此處
在興唐寺西北不遠處,,記者尋到了中鎮(zhèn)廟的舊址,古老的廟宇蕩然無存,,唯有一塊洪武三年的御碑還隱約傳遞著寺廟昔日的繁華和地位。御碑下方有巨大石龜,,龜長六尺,,伸頭掙足,形態(tài)逼真,穩(wěn)馱巨碑,。
據資料記載,,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為詔定簡化天下諸神神號,,頒布了“大明詔旨”,,并在國家最重要的祠廟前鐫石立碑,昭告天下,。依然矗立的石碑仿佛無聲訴說著中鎮(zhèn)廟在當時的地位,。
在我國古代社會,通過祭祀神秘莫測的神靈來威懾萬民,,穩(wěn)固統(tǒng)治,,是重要的統(tǒng)治手段之一。但朱元璋上任之后,,卻向全國公布欽定的五岳,、五鎮(zhèn)、四海,、四瀆的詔書,。他認為山水之神都是受命于天的,如果凡間對其封贈,,就是對上天的不敬,。因此他認為應把歷代所封名號全部革去,只用山水本來的名字來稱呼,。之后朱元璋又對城隍神及歷代忠臣烈士的名號進行了同樣的簡化,,但對孔子,朱元璋卻采取了不同的態(tài)度,,保留了孔子所有的封號,。上述從“大明詔旨”的碑文均可得知,。
這通巨大的圣旨碑,民間還流傳著一些有趣的故事,。圣旨碑,,形制巨大,重達數噸,,刻好以后,,當時無法立到高大的龜座之上。傳說因為立不起圣旨碑,,連斬了三位知縣,,第四位知縣上任,忙向年齡最老的一位長者求教,,這位老者不理睬,,瞇起雙眼,說了一句:我都是土埋脖子的人了,,能有什么好辦法呢?”知縣聽到“土埋脖子”,,突然醒悟,就先用黃土把龜座埋起來,,將圣旨碑沿著旁邊的斜坡拉上去,,固定好之后,再把黃土清理掉,,終于將巨大的石碑立了起來,。傳說是否屬實,姑且不言,,但這在沒有起重設備的古代,,的確是個立碑的好辦法,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殘存斷碑見證輝煌
中鎮(zhèn)廟舊址有從唐朝到清朝歷代皇帝祭祀山神的石碑,,如今這些遍地的殘碑更能反映古老廟宇經歷了多個朝代的歷史滄桑。
田埂四處,,另有一只半截入土的龜趺,,數余撲地的古碑,有的殘碑縫隙中甚至長出了雜草,有的被村民挪去墊用,。當地一位50余歲的婦女說,,以前那通“大明詔旨”的御碑也在地下躺著,之后才被立起來,。他們家族在這里住了70多年,,記得這里曾是村里的學校。在殘破的石碑附近有幾間已經破舊不堪的房子,走進去會發(fā)現墻上有學生用過的黑板,,這大概就是興唐寺村學校舊址,。
在這些橫七豎八躺著的石碑中,有一通康熙皇帝的題匾御碑,,雖有破損,,但大氣尚存。碑額1米見方,,正,、反兩面均為二龍戲珠雕刻。碑陽刻“秀峙中區(qū)”四個行書大字,,字體端莊渾厚,,神韻挺拔,每字大小約40公分;碑陰中間刻有“康熙肆拾貳年叁月拾捌日遣內閣侍讀學士臣盧起隆立”楷書字樣,。
除“大明詔旨”和“秀峙中區(qū)”御碑,,這里還有歷朝歷代文人墨客的詩文唱和石碑,如今這些古碑雖然大多數已經破裂或殘缺,,但它們的存在見證了中鎮(zhèn)廟曾經的輝煌。
2007年,,洪洞縣霍山興唐寺文物管理所重修中鎮(zhèn)廟東殿,,明太祖朱元璋的“大明詔旨”御碑重新立起,并修建碑亭進行保護,。(記者 王隰斌 尹飛 祁欣)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香港安達旅運集團考察團在大槐樹祭祖園考察
下一篇: 麥田中 孤寂的萬安石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