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洞縣蘇堡鎮(zhèn)古縣村行走,,會被一座座精美的古建筑所吸引,。遺憾的是,許多完整格局的古建筑群已經殘缺不全,,沒有了原先古樸而巧妙的格局,,但隨著歲月的變遷,,一些古建筑依然幸存了下來,以其古樸精巧的造型,、獨特精妙的構思,、暗藏著的智慧,展示著其獨具魅力的滄桑,。
大院已拆完了大門,、東西廈房以及鋪著青磚的地面,,一堆殘磚破瓦堆砌在空曠的院落墻根下。殘磚破瓦間仍能找到雕刻精美的磚雕和石刻,、獨具匠心的瓦塊和獸脊,,這些都見證了曾經院落的規(guī)模和氣派。在紅磚瓷磚壘砌的新房屋中間,,一座清代乾隆時期的古民居突兀而出,。這就是位于古縣村東南方向的陳家宅院。
宅院坐北面南,,原為一進四合院布局,,現存正房和西耳房。正房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閣式建筑,,面寬三間,,進深四椽,為硬山頂,、五檁無廊式建筑構架,。一層為拱形門窗,二層閣樓的窗戶為二圓一方,,中間為格扇窗,,兩邊為圓窗,窗戶的造型里隱藏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
房屋的主人叫陳百林,,今年70歲。老人介紹,,這座房子是先輩人留下的,,50多年前曾對屋頂的瓦進行了揭換,其他構件一概未動,,房子仍是原來的面貌,。房屋冬暖夏涼,,他現在仍居住在這座老房屋里,。
看古宅院要看細節(jié),陳百林的房屋就很有特點,,外邊能看到墀頭磚雕的各式花卉圖案,,木門上還有蝙蝠圖案的裝飾及鎖栓,里邊則暗藏著許多玄機,。
東屋的墻體上有一扇立柜樣式的木門,,打開則可通原來的東耳房,東耳房拆毀后,,則變成了儲物間,。正屋靠北如一個高大的衣柜,,打開一扇酷似衣柜的門后則可通二層閣樓的木臺階,如同密道一樣可從此直上二層,。二層閣樓不住人,,堆放著雜物,在正房脊檁看到了“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創(chuàng)建”等關于建房記載的文字,。
即將離開時,,在正房的大門背后兩塊石砌的墻壁上發(fā)現了兩個圓形洞。
正疑惑間,,陳百林老人關上了大門,,從東側的石洞里扯著一個鐵環(huán)拉出一個直徑10厘米的長木棍,并將拉出的一頭放入另外的墻壁里,。老人介紹,,這是防賊的,木棍一插十幾個人也推不開,。
看似一座不起眼的古老建筑,,其中卻暗藏著古人的智慧,這智慧在歷經滄桑的古建筑里,,記載著許多歷史,,也承載著許多已經遠去了的樸實的夢。記者 王隰斌 張春茂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永固“獻公古渡”考
下一篇: 壺口景區(qū)出現四百米特大瀑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