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按照“體現(xiàn)科學發(fā)展,、注重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工作思路,采取實績總結,、張榜公示、述職述諾,、群眾質詢,、民主評議、個別談話,、實地查看,、量化排隊等程序考核干部實績,探索出有機聯(lián)系,、相互配套并有效運用的干部實績考核評價新機制,。
一、基本做法
實績公示——準確定位,、張榜“亮績”,。每次考核實施前,由各單位將班子和領導干部一年來取得的實績采取張榜公示的辦法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領導班子實績公示突出主要職能、年度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完成情況,、承擔的項目工程建設進展情況、承諾的民意實事落實情況等內容,。
公開述職——自我總結,、實事述“績”。按照考評領導班子突出執(zhí)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考評領導干部突出崗位目標完成情況,,由考核對象對一年來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工作任務情況,、取得的實績和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和述職,。
群眾質詢——現(xiàn)場答疑、當面證“績”,。在聽取述職之后,,由參加述職評議會議的干部群眾對于一些自己感到不了解,、不清楚以及不滿意的問題,當面提出質疑,,由述職說事人現(xiàn)場 向群眾做出解釋和答復,。
民主評議——設置要點、群眾評“績”,。領導班子的民主評議按照思想政治建設,、領導能力、工作實績,、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設置評議內容和評價要點,,領導干部按照“德、能,、勤,、績、廉”五個類別設置評價要點,。
個別談話——客觀評價,、推優(yōu)薦“績”。個別談話推薦主要了解群眾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認知程度,,同時按考核評價等次和標準進行談話推薦,。參加談話的人員范圍與參加述職大會的人員范圍相同。人數(shù)一般應達到30人以上,,不足30人的應全部進行個別談話,。
實地查看——深入了解、調查驗“績”,。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行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任務以及向群眾承諾的實事兌現(xiàn)情況,,考核組采取實地查看、與基層干部群眾座談等辦法進行進一步了解和驗證,。同時就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工作成效和形象的社會評價開展民意調查,。參加民意調查的人員范圍是:來自基層、未參加民主評議會和個別談話推薦的縣鄉(xiāng)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普通群眾等,。參加人數(shù)一般要達到20人以上,。
綜合評價——量化分析、公正定“績”,。一是分層確定評價主體。二是分層設置量化分值,。三是考核結果分類對比,、分層排隊,。在范圍上按照鄉(xiāng)鎮(zhèn)、黨群部門,、經濟主管部門,、行政執(zhí)法部門、事業(yè)單位等進行分類考核,;在職務上按黨政正職,、副職、其他領導干部等進行分層排位,。并堅持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職務升降、獎勵懲戒,、培養(yǎng)教育,、工資晉升、年終一次性獎金發(fā)放的重要依據(jù),。
二,、主要成效
一是樹立了良好的工作導向。通過改進和完善干部實績考核評價內容和方法,,使科學發(fā)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要求在考核評價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通過考核,促進各級領導干部增強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自覺性,,強化為人民服務意識,,真心誠意關注和解決民生問題。參與考核的干部群眾也都認為,,通過考核進一步樹立了正確的考核工作導向,,有利于促進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正確政績觀。
二是擴大了干部實績考核評價工作的民主,。在干部實績考核中,,我們努力在進一步擴大民主上做文章,在落實群眾“四權”方面,,群眾參與渠道有新的拓展,;評價主體有新的拓展;群眾的知情范圍有新的拓展,。
三是提高了干部實績考核評價工作的質量,。我們把民主評議、民意調查,、個別談話,、領導評價、考核組評議等各環(huán)節(jié)的評價意見進行對比印證,,并對各環(huán)節(jié)的評價意見進行了量化,,加大群眾評價的權重,,通過分類量化、綜合定性,,較好地做到了既重數(shù)據(jù)分析,,又重群眾評價;既重當前工作成果,,又重主觀努力和客觀條件,;既重縱向比較,又重適當橫向比較,,使評價的主體更加廣泛,,評價的內容更加合理,評價的方法更加科學,,評價結果更為全面,、準確、客觀,。
三,、幾點啟示
一是合理的確定群眾參與范圍是科學獲取民意的基礎。參加述職評議,、個別談話,、民意調查的人員是干部實績考核群眾評價的主體。
合理的確定群眾參與范圍是干部實績考核中科學獲取民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確定參與范圍,,要 注重把握參加人員的廣泛性和代表性。所謂廣泛性,,就是要求參加人員要根據(jù)考核對象工作崗位特點來確定范圍,,并具有一定數(shù)量;所謂代表性,,就是要吸收上下左右各相關方面既熟悉了解有關情況,,又能夠反映各方面意見的人員參加。群眾評價參與人員的代表性和廣泛性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干部實績評價結果的真實可信性和群眾公認性,。
二是拓寬民意表達渠道是科學獲取民意的關鍵,。實踐證明,衡量一個干部的政績優(yōu)劣,,關鍵要看他是否真的一心一意在為民服務,,是否時刻將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在干部實績考核評價工作中,,要科學獲取民意,,就必須進一步改進考核方式方法,綜合運用民主測評、個別談話,、群眾質詢,、民意調查、實地查看等考核手段,,不斷拓寬民意表達渠道,使不同層面,、不同類別的干部群眾的意愿得以充分表達,,傾聽民聲、廣納民意,、集中民智,,適當提高群眾滿意度在干部實績考核評價中的權重,才能使干部實績考核工作更加體現(xiàn)民意,、更趨合理,、更加科學、更為民主,。
三是充分的落實群眾“四權”是科學獲取民意的保障,。在干部實績考核工作中科學獲取民意,就必須把推進干部工作民主作為根本取向,,有效落實群眾對干部實績考核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jiān)督權,。要切實增強考核工作的透明度,,變封閉式、神秘化的做法為“陽光作業(yè)”,,置整個考核評價工作于社會各界的全程監(jiān)督之下,,讓群眾知情、邀群眾參與,,讓群眾監(jiān)督,、請群眾把關,才能使干部實績考核工作充分體現(xiàn)民意,、結果客觀公正,。
(作者系吉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牛慶國)
來源: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加強部隊后勤服務 保障多元化能力
下一篇: 循環(huán)經濟與物態(tài)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