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意在于減輕學生負擔的減負措施為何卻落得“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的尷尬境地,,根本原因就在于應試教育的弊端無法真正解決,。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我們的命根?!毙@俚語形象地說出了應試教育的現(xiàn)狀,。在學校里,分數(shù)早成為學生的命根,,分數(shù)高的是寵兒,,分數(shù)低的遭白眼,老師靠升學率評優(yōu)評先,,學??可龑W率擴大名氣,吸引生源,。學生要想分數(shù)高,,要努力學習,家長更是請家教,、上培訓班,,往往把周末、休息時間全搭上,,不要說正常學習時間,,更不要說什么減負了。
欣喜的是,,目前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了應試教育的弊端,,積極提出“讓學生減負”的口號。但這些年教育上時常出現(xiàn)越改革越混亂,、矛盾越尖銳的尷尬局面,。許多旨在“減負”的改革,非但無效,,而且還給學生增添了新的負擔,。素質教育要搞,,應試教育要改,學生負擔要減,,這些都不該是空話,,不能停留在文件中,而是要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筆者認為,有關部門出臺義務教育階段的改革措施之前,,需要更多傾聽來自一線比如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呼聲和意見,不能再閉門造車了,。否則,,改革毫無效果甚至越改負擔越重的例子就會像過去那樣不斷出現(xiàn)。
更為重要的是,,要讓現(xiàn)在的學生真正肩負,,全面發(fā)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對現(xiàn)行應試教育進行改革,,掙脫原有框框的束縛,。只有在治標的同時治本,解除了應試的鐐銬,,才能避免重現(xiàn)“改革無用”或者“越改革負擔越重”的尷尬,,才能真正還孩子一片藍天。(光明網 田力)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綜合素質評價”擊碎農村學子的夢
下一篇: 少用“不明真相”是地方政府和媒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