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給了我生命,,我依靠著他的脊背生活了18年,現在他生病了,,我愿意用我的腎臟換他的健康,!”18歲的腦癱患者宋浩含淚說。這一幕永遠定格在2010年5月10日這一天,。
事情還得從18年說起,。剛剛結婚一年半的浮山縣宋家莊宋景龍夫婦喜得一子,在農村老家這可是一件大喜事,,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中,。然而在兒子5個月的時候,宋景龍夫婦發(fā)現兒子翻身,、爬行都比同齡孩子費勁,,去醫(yī)院檢查得知兒子患了先天性腦癱,。這恰似一枚炸彈,炸響在還沉醉于喜悅的宋家,。從此,,宋景龍便開始了長達18年的醫(yī)院奔波路。
為了給孩子治療腦癱,,宋景龍夫婦走遍了北京,、太原、西安等各大城市的醫(yī)院,;為了支付昂貴的醫(yī)療費用,,夫婦倆除了種地外,還在翼城縣開了一家小飯店掙錢給孩子看??;為了節(jié)約開支,18年來,,宋景龍都是一個人下廚,,從沒雇過小工……18年的艱辛與努力總算是有了點小小的回報,兒子宋浩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全家依靠宋景龍夫婦的打拼維持著簡單幸福的生活,。
2012年3月,每天忙碌的宋景龍在晚上睡覺時感覺胸悶腹脹,,在全家人的建議下去醫(yī)院做了檢查,,結果為腎炎,吃了醫(yī)院開的幾方藥后仍沒有好轉,。于是,,宋景龍在太原打工的弟弟便接他來省城做檢查,然而檢查結果猶如晴天霹靂——宋景龍患的是尿毒癥,。
兒子宋浩知道了這個消息后,,心里的難過可想而知,他上網查詢了尿毒癥的治療方法,,在得知換腎能挽救爸爸的生命后,,宋浩毅然決定去省城為爸爸做配型檢驗。
為了挽救宋景龍,,宋浩與奶奶,、爺爺、叔叔一起來到山西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爭搶著為宋景龍配型換腎,。在得知做一個配型檢驗的費用是4000元后,一家人又為昂貴的費用犯起了愁,于是,,全家人在醫(yī)院外開了一個臨時家庭會議,決定選一個人去做配型檢驗,?!盃敔敱緛砭陀心I結石,他不行,;奶奶還要照顧爺爺,,也不行;叔叔有自己的家庭,,也不能用他的腎,,就用我的吧!”宋浩的態(tài)度很堅決,,他哭著說:“我本來生活就不能自理,,這么多年全靠父親的照顧,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應該主動承擔,,這也是我唯一能報答他的方式了?!?br /> 全家人拗不過平日里乖巧聽話的宋浩,,于是,宋浩和父親被推進了配型檢驗室,。
在等待配型檢驗結果的日子里,,宋浩心急如焚,平日少動的他坐立不安,。檢驗結果終于出來了,,配型成功了,聞聽此訊,,宋浩激動得放聲大哭,,之后,這個苦難之家開始四處籌措宋景龍的手術費用,。
妻子鄭月蓮在勞務市場積極地尋找工作,,希望能找一份月嫂的事做,但是為了讓母親能更好地照顧父親,,宋浩堅決要求自己去打工,。
“我想去打工,我會使用電腦打字,、做刻字排版,。”宋浩焦急地說。由于身體原因,,他只上過小學三年級,,輟學后的他便在家里鉆研電腦,自學了電腦打字,、排版技術,,并希望能利用這個技能去打工掙錢。他經常托付叔叔說:“別看我是個殘廢人,,但這活兒我一定能做得很出色,。”叔叔每每聽到這樣的話,,眼睛都會濕潤,。
這是一段感人肺腑的父子情緣,慈父背著腦癱兒子奔波18年令人感動,。他辛勤付出,、節(jié)衣縮食、無怨無悔,,兒子好一分,,他心喜萬分,這就是天下父母心,。然而腦癱兒宋浩為父換腎的壯舉更值得感動,,孝敬父母天經地義,可是能用生命捍衛(wèi)父親健康的兒子還是為數不多的,。這對父子同樣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心和高尚的情操,,值得大家學習。張向斌 蓋延敏
責任編輯:高卓然
上一篇: 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確定五個重點
下一篇: 讓『蒲子三家』溫暖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