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中東風暖,,西京街頭花迎春。3月23日,,臨汾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樊清平等利用周末專程趕赴西安,拜訪本報第一任總編輯阮迪民,,這是一次有特殊意義的“探親”之行,。
汽車在古城中穿行,來到陜西省委黨校,,找到了在這里離休的阮迪民老人的寓所,。看到我們的到來,,阮老十分高興,,親切地拉著我們的手在沙發(fā)上落座。
阮迪民是我黨老一輩無產階級新聞戰(zhàn)士,,《晉綏日報》老報人,,《臨汾日報》創(chuàng)始人,,擔任過新華社甘肅分社社長,甘肅日報社長,、總編,,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陜西省委黨校校長,,陜西省顧委常委;是臨汾報人最親的人,。
今年99歲的阮迪民目光炯炯,精神矍鑠,,看到報社帶給他的參加臨汾日報60周年活動的紀念冊,,十分高興,愛不釋手,,反復翻閱,連連稱贊:“太寶貴了!”他指著河西伍默村民房的報社當年舊址和現(xiàn)在報業(yè)新聞大樓的照片感慨地說“變化太大了!”看到影集中一幅幅珍貴的照片,,阮老激動不已,,六十多年來的經(jīng)歷浮上心頭,三到臨汾的往事歷歷在目……“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1937年的臨汾,,是抗日烽火熾烈燃燒的前線,。中共中央北方局由太原移駐臨汾,領導華北人民的抗日斗爭,。八路軍的總部也在這里,,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我黨高級將領都來到這里,,這里還聚集了一大批革命的文藝工作者,丁玲,、蕭軍,、蕭紅、艾青,、端木蕻良,、魏巍以及王洛賓……在戰(zhàn)地服務團中為抗戰(zhàn)鼓與呼。
阮老(左三)和臨汾報人在一起
著名作家楊朔在《昨日的臨汾》中寫到:“車夫對我說,,他們村里趕打了一百五十把大刀,,準備砍鬼子的腦袋!——他說得那樣自信,每個字都像一塊鐵,,有著極大的力量,。”讓我們再讀一下丁玲的《臨汾,,偉大的城啊》:“紅旗在汾河上飄揚,,船夫浸在冰涼的泥漿里喊著船工號子,,吆啊嘿啊啊嗨……”“一二九師的隊伍開上前方,我們想一道去打敵人,。臨汾,,偉大的城啊!”1937年的臨汾,是一座偉大的城!阮迪民的1937,,也在這座偉大的城中,。
這里,有一座讓全國的青年所向往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學,。這座由共產黨領導的按抗大的模式創(chuàng)辦的民族革命大學,,成為培養(yǎng)抗日骨干的搖籃。出生在浙江的阮迪民也懷著抗日救國的志向千里奔波,,北渡黃河,,來到了臨汾這座偉大的城市,成為民族革命大學這個革命大熔爐的一員,,為抗日救亡而宣傳鼓動,,為保衛(wèi)祖國而奮力吶喊。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晉綏公署政治部,,他在鄉(xiāng)寧,,在吉縣,在黃河兩岸,,為抗日而戰(zhàn),。1938年4月,他加入了光榮的中國共產黨,,被中組部調回延安又被派到晉西北創(chuàng)辦《抗戰(zhàn)日報》,,成為我黨新聞戰(zhàn)線的骨干。
八年抗戰(zhàn),,艱苦卓絕,,趕跑了日本鬼子,我們的《抗戰(zhàn)日報》改為《晉綏日報》,,阮迪民成為負責地方新聞的主編,。又踏上了為全中國的解放而戰(zhàn)的新征程。他和他的戰(zhàn)友們,,以卓越的努力受到了毛澤東的重視,,受到了黨中央的贊揚。
《晉綏日報》是中共中央晉綏分局的機關報,,也是孕育《臨汾人民報》的搖籃,,因為,阮迪民等一大批晉綏日報的中堅后來都成為創(chuàng)辦《臨汾人民報》的骨干,。
“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1948的春天,是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解放戰(zhàn)爭大踏步的進軍,,新中國露出了燦爛的曙光。
這一年的4月,,毛主席在興縣蔡家崖發(fā)表了著名的《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毛主席的話鼓舞了《晉綏日報》的編輯記者,鼓舞了阮迪民等一批無產階級新聞戰(zhàn)士,。
此時,,臨汾攻堅戰(zhàn)的號角在晉南大地響起,受中共中央西北局晉綏分局委派,,阮迪民冒著戰(zhàn)爭的硝煙,,風塵仆仆來到臨汾前線,為創(chuàng)辦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晉南工委的機關報打前站,。在汾河西岸,,他們開始白手起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這時,我軍攻克臨汾,,新華社晉綏分社社長郁文帶領二十多名同志也趕到臨汾,,辦報的力量更強了。他們夜以繼日的緊張籌備,,克服了重重困難,,在伍默村辦起了印刷廠,在金殿鎮(zhèn)辦起了造紙廠,,建起了電臺,。1948年9月10日,《臨汾日報》的前身,,《臨汾人民報》誕生了!當時,,臨汾是山西解放了的最大城市,是按照城市黨報的要求創(chuàng)辦的,。為此中共中央宣傳部專門做出指示:要為工人農民服務,,要替人民辦報,“要教育工人農民和我們的干部如何做國家政權的領導者”——這是1948年的秋天,,我們的黨已經(jīng)在為新中國的建立做輿論準備了,,《臨汾人民報》承擔了這如此重要的使命!在汾河岸邊有個不大的伍默村,在伍默村中有一所不大的四合院,,在這個簡陋的農宅中,,阮迪民和他的戰(zhàn)友們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迎來了一個個朝霞滿天的黎明。用嵌在古城墻上的彈片熔鑄字盤,,將沖鋒陷陣的吶喊化作印刷機的轟鳴;書寫勝利的捷報,,用戰(zhàn)友的鮮血套紅,傳達黨中央的聲音,,用鉛字播灑革命的火種,。《臨汾人民報》在光明與黑暗的決戰(zhàn)中孕育,,《臨汾人民報》在共和國的黎明中催生!這時,,人民解放軍正在大跨步的前進,為了充實和擴大新聞隊伍,、培養(yǎng)無產階級的新聞專業(yè)人才,,給新解放區(qū)接管新聞單位做好準備,按照黨中央的部署,,《臨汾人民報》在1948年12月開辦了新聞訓練班,,從各縣市委抽調來的同志,從社會上招收的進步青年匯集在伍默村,。
開學典禮上,,阮迪民總編告訴學員們,新聞工作是我們黨的事業(yè)的組成部分,,我們一定要認識報紙的重要作用,。我們首先要堅持黨性原則;第二要掌握政策;三要學好理論,才能做好報紙工作,。
兩期訓練班下來,,培養(yǎng)了新聞骨干百余人,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節(jié)節(jié)勝利,,在郁文和阮迪民的帶領下,,他們南下西進,成為陜西,、四川,、重慶、云南,、甘肅,、新疆等地黨報的創(chuàng)辦者和骨干力量。他們從臨汾走向北京,、走向全中國,,為無產階級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1949年春天,,中共中央西北局宣傳部長張稼夫將阮迪民調回延安,,在西安解放后,,又被派往西安,創(chuàng)辦了《群眾日報》西安版,。隨后,,馬不停蹄跟隨彭德懷的隊伍西進甘肅,打下蘭州后,,他又擔當了新華社甘肅分社社長,,甘肅日報社長、總編,,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后來又擔當了陜西省委黨校校長,陜西省顧委常委,。
一路奔波一路征塵,。
這就是一位老新聞工作者近百年的革命生涯。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2008年的金秋時節(jié),,他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敬愛的老總編阮迪民:值此《臨汾日報》創(chuàng)刊六十周年之際,,我們臨汾日報全體報人向您致以崇高的敬禮!六十年前,你們從寶塔山下走來,,懷揣毛澤東同志《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風塵仆仆來到晉南,在臨汾攻堅戰(zhàn)的勝利凱歌中,,敲響了《臨汾人民報》的晨鐘,。歲月流金,薪火傳承,,六十年后的今天,新一代臨汾報人正在開拓《臨汾日報》新的征程!1948年9月10日,,我們將永遠銘記這個輝煌的日子,,在六十年后的今天,我們隆重紀念這個日子,,也更加思念為臨汾的無產階級新聞事業(yè)做出杰出貢獻的老領導,,在此,向你們致以真摯的問候!我們決心在老一輩無產階級新聞工作者的鼓舞下,,把新時代的《臨汾日報》辦得更好!”看到這封信,,阮老熱淚盈眶,激動不已——“到臨汾去!”九旬老人頓時精神百倍,。
9月10日,,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臨汾市慶祝臨汾日報創(chuàng)刊六十周年大會”隆重舉行,。阮老出現(xiàn)在主席臺上,。在熱烈的掌聲中發(fā)表即席演講:“今天,,是我們《臨汾日報》誕生60周年紀念日?!焙?亮的聲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我今年九十有三了,”全場上一片掌聲,、一片驚嘆!“作為本報始創(chuàng)者之一和第一任總編,,還能回來和同志們一道,參加盛大的慶典大會,,感到特別特別地高興!我想借這個機會,,向報社的全體同志表示誠摯的祝賀,祝賀我們的報社在新的歷史時期更加興旺發(fā)達!祝賀我們的報紙,,在新的歷史時期辦得更好!”全場響起一片熱烈掌聲,。人們紛紛擁向前去和他握手、合影,,不少老報人激動地圍在他周圍,,共敘當年的戰(zhàn)友情。
“看看當年辦報的地方,?!边@是阮老的愿望,也是報社領導的愿望,。我們陪同老總編阮迪民一同去尋找我們《臨汾日報》的發(fā)祥地,。
“記得是在金殿,記得是在伍默村,?!痹谀酀舻男∠镏星靶小?/p>
阮老辨認著村容村貌:“當年是有這樣一條路,,很長”,。樊清平社長領著阮老順著墻根尋過去,找到一處舊宅的大門,。
“像,,是這里!”阮老頓時來了精神,快步走進院中,,“是這個院子!是!”阮老特別高興,,“我們就住在正房,我在東屋,,郁文在西屋!”阮老終于找到了當年的故居,。這時樊清平社長忙托鄉(xiāng)親們找來房東。房東一邊開鎖,一邊念叨,,“這就是原來老報社的房子!”阮老高高興興走進了堂屋,,經(jīng)向東廂房走去?!鞍?,還是老樣子,土炕還在!”阮老高興地坐上土炕說,,這是我當年住的地方!”這時鄉(xiāng)親們都圍了過來,,一位老人回憶到,他父親給報社磨過面呢,。鄉(xiāng)親們說,,當年村里一位姑娘嫁了報社的人,后來南下到了四川,,前幾年也回來過呢!阮迪民老人十分高興,,說:“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是我們辦報的源泉!”他拉著鄉(xiāng)親們的手一起合影,在歷盡滄桑六十載的故居前留下了永恒的紀念,。
“意氣風發(fā)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chuàng)未來”時光荏苒,,一晃六年過去了。報社將記錄他在臨汾活動的照片匯集成冊,,此行專門送給阮老,。撫今追昔,世事滄桑,。多少事可以忘懷,,但他與《臨汾日報》的深情厚誼永遠隔不斷,臨汾報人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的第一任老總編,,我們的親人!再次看望阮迪民,,是臨汾報人已久的心愿,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更好地傳承老一輩無產階級新聞工作者的光榮傳統(tǒng),,把黨報辦得更好,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聆聽阮老講述毛澤東同志當年《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精神和黨的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與人民群眾密切聯(lián)系的作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讓我們深受教益,。
阮老熱情的邀請樊清平社長一起欣賞老報人紀希晨為他書寫的賀壽詩詞,他指著條幅念到:“清涼山,,呂梁山,,風雨滄桑獻肝膽。
延水潺,,黃河湍,,歲月崢嶸筆益繁,。
創(chuàng)報刊,文篇篇,,彩墨深情表寸丹,。
登講壇,燃火焰,,引導青年放眼寬……”“延安,、臨汾,都寫到了,?!比罾闲χf。這是97歲時老戰(zhàn)友對他的褒揚,,也是他革命生涯的真實寫照,。
我們笑說,看看您的辦公室,,他笑道“什么辦公,,不辦公啦,是書房,?!睍坷锸终麧崳慌艜裱b滿了各種圖書,,臨窗書桌上擺著眼鏡和放大鏡,。阮老的子女說他每天要在書桌前坐四五個小時,看書看報看視頻紀錄片,,仍然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
阮老一輩子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對子女要求非常嚴格,。孩子們說,,父親最大的特點是樂觀,渾身洋溢著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他的生活很有規(guī)律,,井井有條,閑暇養(yǎng)花種草,,還要出去活動,。他近年還多次回到浙江老家看望鄉(xiāng)親,今年還想去,,他拍拍腿說,“就是怕走不動啦!”阮老的健康讓我們欣慰;阮老的精神讓我們?yōu)橹袆印?/p>
樊清平(右)代表《臨汾日報》向阮老送上祝福的花籃。
接過樊清平社長贈送的花籃,,阮老熱情地邀請我們一起合影,。樊清平社長向他匯報了報社的發(fā)展情況,并祝福他健康長壽,。樊清平社長說“臨汾到西安的高鐵七一就通了,歡迎您再次到臨汾來,?!弊窇浿蛉談?chuàng)業(yè)的艱辛,,贊嘆著《臨汾日報》今日的輝煌,,他勉勵我們要“反映時代脈搏,譜寫人民之聲”,,衷心祝愿我們的報社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取得新的成效,祝愿我們的報紙,,在新的歷史時期辦得更好!高山仰止,,勁松長青,。讓我們沿著老一輩無產階級新聞工作者的足跡,“意氣風發(fā)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chuàng)未來”!
責任編輯:鞏鵬
下一篇: 曲沃舉辦“百姓舞臺”首屆農民廣場舞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