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李小三 焦瑞珍)日前,,筆者走進荀子故里的安澤縣唐城鎮(zhèn),,在唐城村文化大院,,看到該村七八十位婦女正扭秧歌,。村民張俊艷說:每天從地里回來,,到這里與姐妹們扭幾下,,疲勞全沒了,,心里快活多了,文化大院帶給我們新活法,,成了我們農(nóng)民的“開心地”,。
該鎮(zhèn)鄉(xiāng)土文化濃厚,,民間藝術(shù)瑰麗。全鎮(zhèn)12個行政村全部建起了文化大院,。文化大院開展的活動形式多樣,,各有特色,?;顒拥拈_展為農(nóng)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快樂,。
“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恩恩愛愛,,纖繩蕩悠悠……”在三交村,村民王朝陽一手拿著麥克風,,一手拿著纖繩,,扯開喉嚨陶醉的唱了起來,滑稽的動作逗得村民前仰后合,。這些平時跟泥土打交道,,手臂粗壯,見人還有幾分靦腆的農(nóng)民,,在舞臺上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走進固縣村文化大院,這已不是單純的農(nóng)民唱唱歌,、跳跳舞的地方,。村民在這里學習技能知識,,獲得外界信息,把文化大院當成了自己的充電站,。在活動室里,,村民王銀柱正在練習字帖,在圖書閱覽室里,村民王愛梅夫婦正在看《西瓜種植技術(shù)》,,在信息室,,幾個村民正在通過網(wǎng)絡收集信息技術(shù)……“吃不愁,穿不愁”,。眼下農(nóng)民最缺的是精神娛樂生活,。村民李和平和筆者拉起了心里話:“有了文化大院,農(nóng)民的文化生活有了根本性的變化,,群眾關(guān)系也好了,。民風、村風也變了,。文化大院的作用不能小看,,給我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責任編輯: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