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筆者一直在嘗試引導通訊員改變傳統(tǒng)思路,,以更加清新的寫作方式讓讀者一口氣讀下去。為此,,自2007年1月起,,人民公安報開設《人物》版,,由本人任責編,,選稿理念為16個字:“故事鮮活、角度新穎,、語言有趣,、形象親近,。”用故事刻畫人物,,用細節(jié)打動讀者,,讀者評價良好。筆者結合策劃編輯50余期《人物》版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人物通訊寫作如何出新?
(1)先將采訪對象視為普通人,。每一篇人物通訊從動機上說肯定有它的引導方向,,但因篇幅所限,就不可能泛泛地寫,,只能從一個側面入手,。我一直提倡通訊員不要人為地對其拔高,可先將其視為普通人,,選擇印象最深的一個側面寫最能出彩,。
(2)提倡口語化,增加可讀性,。我們設立《人物》版,,就是要讓事實和細節(jié)說話,無論這個人的事跡是偉大還是平凡,,一定要讓人覺得這個人與我們很近,,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讀起來自然會有一種親近感,。
(3)寫作角度新穎,敘事方式出新。我們試圖通過《人物》版,,引導作者寫精彩故事,、寫感人細節(jié)、寫現(xiàn)實場景,,以這樣的“透過故事看人物”,,其人其事就自然而然地印在讀者腦海里,這肯定比傳統(tǒng)的寫作方式更鮮活,,宣傳效果也就自然更好,。
二、寫作時從哪些細節(jié)入手,?
稿件的優(yōu)劣沒有固定的判斷標準,,幾乎全在于編輯主觀判斷。但通訊員們都聽過這樣一句流傳于新聞界的法則:“要想稿件打動讀者,,首先要打動編輯,。”怎樣才能打動編輯呢,?有多種因素,,但筆者認為細節(jié)是首當其沖的,下列細節(jié)必不可少,。
(1)好標題是編輯的第一印象,。對于編輯來說,標題是第一印象,,其意義就好比相親時互看對方的第一眼,,成與不成,內心里已有了八九分判斷,。一個好標題,,當然要求不落俗套且鮮活易懂,比如《雷教導員有件舊棉襖》,、《所長天天拍DV》,、《鐵齒銅牙棒小伙兒》、《守望南京長江大橋40年》等,。
(2)故事性語言更生動,。既然是講人物故事,就不宜使用公文式的語言,,可以借鑒大眾喜聞樂見的評書形式,,開門見山,平鋪直敘,,作者權當是一個導游,,讓讀者跟著你走,。整篇可以講一個完整故事,也可以在同一個主題下將二三個相關小故事串起來,,使這個人物更加鮮活,。
(3)故事細節(jié)一定要突出。我們跟人說話時總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而細節(jié)就是人物通訊的眼睛,,編輯看的就是這個??赡苣阋麄鞯娜宋镉泻芏嗍论E要寫,,那就需要作者提煉一下,圍繞中心事例,,哪個故事最精彩就寫哪個,,把你認為最精彩的細節(jié)放大,比如交代背景,、主題事例,、人物對話、心理活動等等一定要寫實寫活,。
(4)公文材料只作參考,,不宜將其改寫。材料只能作為新聞線索或者素材,,將材料改寫成人物通訊,,無論如何也鮮活不起來。筆者始終有一個提議:作者在寫作人物故事時,,一定要與主人公面對面采訪之后再寫,,這就好比“隨警作戰(zhàn)”,現(xiàn)場感更強烈,?;鶎油ㄓ崋T大都與主人公長期共事,對其人其事相當熟悉,,再加上面對面交流之后,,這個人物的形象一定在腦海中完整地儲存起來,不妨趁熱打鐵,,把印象最深的故事片斷趕緊寫下來,。
(據(jù)《中華新聞報》)
【責任編輯: 劉靜】 |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
上一篇: 走出時評“同質化”的困惑與困境
下一篇: 如何做好典型人物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