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逸泉正在潛心作畫,。
書畫大師董壽平先生以筆雄意健聞名中外,,董氏文化作為洪洞根祖文化的一部分頗受世人關注。近年來,,洪洞“董氏文風苑書畫裝裱行”漸漸得到槐鄉(xiāng)文化人的認可,。
“董壽平文化藝術研究學會”的成立,又將董氏文化推向一個新的平臺,,這一切的輝煌離不開董壽平的嫡孫董逸泉,。
今年是董壽平先生誕辰110周年。在洪洞大槐樹祭祖節(jié)期間,,董逸泉結合大槐樹根祖文化,,在大槐樹公園舉辦了首屆“紀念董壽平誕辰110周年董逸泉書畫展”,并被《槐鄉(xiāng)大地》報刊和洪洞電視臺專題報道,。
董逸泉的書畫作品主要以臨摹董壽平先生的墨竹,、彩梅、黃山松為主,。在精神追求方面,,他很自信;在書畫技藝方面,他很謙遜,。人品如畫品,,其藝術風格以“厚重滄桑,不失俊秀”被大家看好,。在書畫展出期間,,他與中外游客和書畫愛好者以及對董氏文化關注的各界人士建立了學習合作交流的平臺。一些書法愛好者稱贊他的墨竹風格,、功力已有董公之風,,墨韻神潤,已可以與行家相媲美,。也有一些美院,、學院派的專業(yè)人士評價其《黃山圖》,認為寫生和意境方面火候欠佳,,尚須在臨摹,、寫生、造意方面領悟大家作品之精髓,。對此,,董逸泉靜心吸收,并以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自勉,。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董逸泉于1992年春天和1993年冬天先后兩次赴北京求教于董壽平先生,,于2006年開始了文化創(chuàng)業(yè),。
目前,在洪洞縣文聯的支持下,,成立了“董壽平文化藝術研究學會”,。書香門第和文化世家的延續(xù),推動了洪洞的書畫事業(yè),,逐漸得到了政府部門及各界人士的支持與贊賞,。
文/圖記者 王春麗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