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生活重要炊具的“鍋”,無論貧賤或富貴都是離不開的。從記事的那一天起,我就記得我們家使用的是一口中號鐵鍋,,而且是口漏鍋,。就是這口漏鍋伴隨著我度過了一段不同尋常的歲月,,至今回想起來,仍感慨萬千,。
我家的那口漏鍋不知父母是何年何月從集市上買的,,但在我整個童年的記憶中就是那副“暮色蒼茫”的樣子,。冬春季節(jié),,它被搭在屋子里的火爐上煮飯蒸饃;夏秋天氣暖和了,它就被移到屋檐下那個燒柴火的灶臺上,。剛買回來的時候,,鍋里布滿鐵刺,父母就用一塊老磨石把它打磨得光滑锃亮,。但過不了多久,,它就被煤火燒黑了,尤其是夏秋季節(jié)移到屋外灶臺的時候,,鍋底被煙熏火燎得黑了吧唧的,,上面結了厚厚的一層黑垢,鄉(xiāng)下人稱它是“鍋黑”,。好像也沒有誰來指點,,不知不覺中那“鍋黑”倒成了我們這些孩子玩耍的好東西?;蛴盟瘖y,,往臉上抹一把就成了《鍘美案》里的“黑臉包公”;或用來做“哧哧火”,到了晚上用紙包些“鍋黑”點著,,在院子里甩來甩去就變成一條條星星點點的“火龍”,,好看極了。據(jù)說,,“鍋黑”還是上佳的中藥和消毒劑呢,。可用來防治人生瘡及豬,、雞瘟和牲畜口蹄疫,,還能用于畜舍,、飼槽等殺毒,。
那口鐵鍋大概沒用多久就被燒炸了,成了一口漏鍋,。即使如此,,父母也舍不得把那口漏鍋扔掉。燒水、熬湯,、煮飯或蒸饃,,漏鍋滴滴答答地漏水。父母就往鍋里撒上一把米或面,,過一會兒漏鍋就被糊住了,。再過些日子,鍋漏得實在補不住了,,碰上補鍋的,,父母就讓補一補繼續(xù)再用,直到漏得不能再補了,,就廢物利用,。或做喂雞的食盆子,,或用來做喂豬的食槽子,。那年月家貧如洗,直到漏鍋破得不能用的時候,,還要當做廢鐵賣掉,。“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這絕不僅僅是句輕松愉快的順口溜,,而是那個全國人民都受窮而不得不勤儉持家勤儉節(jié)約勤儉建國的苦日子的真實寫照!風調雨順的年景,,那口鍋里蒸煮的大都是些白面饅頭、白面條兒,、玉米面窩窩,、高粱面糊糊之類的。只有逢年過節(jié),,父母才舍得把那頭養(yǎng)了大半年的豬宰了,,把豬頭和下水在那口鐵鍋里煮熟供全家人分享。大概那些日子就是一年中過得最豐盛的日子,。
最難忘的是我家那口漏鍋,,伴隨著我們度過的那些“瓜菜代”的艱難歲月。上個世紀60年代初發(fā)生的三年自然災害,,再加上“老大哥”逼債,,毛主席帶頭不吃他喜歡了一生的“紅燒肉”,并號召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我們家那口漏鍋里蒸煮的內容大部分就換成了“瓜菜代”,?;蛴軜淦ぃ蛴苠X兒,,或槐豆兒,,或洋槐花,或紅薯干,,這還算是些人喜歡吃的食物呢,。又過了些日子,凡是能吃的東西都被采盡了吃光了,,父母和姐姐就四處采野菜,,或苜蓿,或灰菜,,或苦苦菜,,甚至連狗尾草的籽都摘回來,在那口漏鍋里煮熟充饑!那時,,人們那種對待省吃儉用的態(tài)度既是無奈也是真誠的,,質樸無華的、發(fā)自內心的,,甚至是虔誠,、自豪而迷信的?!靶扌扪a補又三年”,,“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這些樸素無華的諺語,,已經(jīng)超越了它字面上的意義,,而真正成為每一個老百姓的自覺自愿的行動!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時代列車承載著我們這一代人跨進了21世紀。人們過上了理想中豐衣足食物質文化生活得到極大提高的美滿生活,。人類賴以生存的鐵鍋,,早已被形形色色琳瑯滿目的新式鍋所取而代之。
鍋里蒸煮的也早已換成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豐富多樣的美味佳肴,。正如時下描述的那樣,,“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海里游的”,,無所不吃。
人們已經(jīng)不再為溫飽而發(fā)愁,,而是進入“吃的講營養(yǎng),,用的講高檔”的美好生活。然而,,當人們一方面追求新的“返祖吃‘草’”歲月的同時,,卻一方面不可思議地在造成過度消費和無節(jié)制浪費。我們的物質豐富了,,但我們身邊的奢侈浪費現(xiàn)象實在發(fā)生得太多太多了!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讓我們追憶過去,永遠牢記我們曾經(jīng)的“漏鍋”和“瓜菜代”歲月,,永遠繼承祖祖輩輩遺存的“勤儉持家,、勤儉建國”的光榮傳統(tǒng),堅決遵照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八條規(guī)定”,,艱苦奮斗,,厲行節(jié)約,為實現(xiàn)美麗中國夢而奮斗吧!夏全發(fā)
責任編輯: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