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日小村在廣闊田野上,大豆,、玉米,、高粱、棉花一起成長,。它們相互競賽,,看誰長得高、長得快,。棉花高過大豆,,高粱賽過玉米,,都鉚著一股勁兒。而長不高的,,卻是那累彎腰的村里人,。躲進(jìn)豆子地里的村里人越來越矮,最后被豆苗埋沒,。
穿梭于玉米間的那個人,,最后站成了一顆玉米。高粱越高就越瘦,,最后瘦成夏天里一縷小南風(fēng),,低過了村里人彎下的腰。棉花越長越粗壯,,村里人不得不打掉它多余的枝杈,,最后,它終于像個村里人越來越端正,。夕陽掉進(jìn)山坳里,,黃昏的小路上多出許多暮歸人,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聽著路邊蛐蛐的贊歌,。
一只鳥飛過炊煙,銜來微涼的黃昏,。路燈亮了,,燈影里有隱隱約約的人影在走動,像個孩子,,又像是個大人。忽然間發(fā)出喊叫,,黃昏一哆嗦,,就變成了夜晚。
酒足飯飽之后,,路燈下乘涼的人越來越多,,星星點(diǎn)點(diǎn)竟熱鬧起來。先聊聊晚飯的豐盛,,再聊聊田地里莊稼的長勢,,聊聊一天的勞累,聊聊遠(yuǎn)方久未歸家的親人,。生活的瑣事總是越扯越長,,越扯越津津有味。
終于,,誰家的孩子尿尿了,,誰家的孩子嚷著要媽媽擦屁股,,誰家的孩子又搶了別家孩子的新玩具。有孩子笑了,,有孩子哭了,,有孩子鬧了。夜晚嘈雜起來,,響起粗暴的訓(xùn)斥,,亦有溫暖的安慰。生活展示出各式各樣的幸福,。漸漸地,,人越來越稀少。夜晚安靜下來,,小村開始熟睡,。月亮在遠(yuǎn)處,像看著搖籃里熟睡的嬰兒的母親,,露出溫柔的慈祥,。
偶爾會響起失眠的狗叫聲,像夜晚不小心落下的露珠,,似夢非夢的,。街上“豆腐、油條”的叫賣聲,,喊醒了小村的清晨,。推開門,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淹沒了你,,你會頓時覺得像一條赤裸裸的魚,,清爽,輕松,,生氣勃勃。
樹上的葉子真綠,,以至于你認(rèn)為掛在樹枝間的鳥鳴也是綠的,。小鳥唧唧喳喳在樹枝間亂串,欣喜或忙碌,,也許,他們懂得“一天之計在于晨”,。伸伸懶腰,,舒展舒展昨夜的筋骨,,甚至打個長長的哈欠,,新的一天就開始了,。
簡單的早飯后,荷鋤而去,,廣闊的田野是小村莊鮮活的生命,,更是越來越紅火的日子。
午后,,是小村莊每天里一段悠閑的時光。一片樹蔭,,一把躺椅,,一壺茶,,一把蒲扇,,一個屯著肚子的老漢,構(gòu)成了小村午后特有的風(fēng)景,。往往是茶未喝到一半,,老漢就打起了呼嚕,而那把蒲扇正遮著他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也有不睡午覺的,四五個圍著一張桌子打牌,,打到興奮處是有說有笑,,更有甚者大喊大叫,一副“當(dāng)局者迷”的癡樣,,完全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更文明、理趣的玩法—— —下棋,,兩個人在楚河漢界邊,,你爭我搶,我退你進(jìn),,相互廝殺,,斗智斗勇,一會失了江山,,又得了江山,,千年前的戰(zhàn)爭被兩個村里人演繹得活靈活現(xiàn)。
生活的情趣就在斑駁的樹蔭下飄游,,或濃或淡,,與午后的微風(fēng)纏繞。 吳建會
責(zé)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