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4A級景區(qū)云丘山因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奇峰異景,贏得了省內外游客的贊口不絕,博得了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詩賦詞,,招來了當代畫家的臨摹寫生,,更是自唐以來晉南一帶方圓幾十公里百萬百姓的朝圣之地。
2014年華夏中和文化節(jié)開幕式在云丘山中和文化廣場舉行。廣場人頭攢動,彩球飄空,精彩的文藝演出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然而這座山腳下正在演出的長百米、高三米的大舞臺卻使我落足了眼力,,使我的思緒奔流而出,。舞臺用當地的石材修葺而成,厚重淳樸,,穩(wěn)重實誠,,給人以啟迪,給人以智慧,。舞臺是用大到幾尺見方,、小到寸把,形狀不一以青石為主原料的石頭砌成,。工匠們巧妙地把每一塊石頭最好的一面顯現在外,,展示給天地人間,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總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公眾和社會,。
舞臺每一塊石頭的棱角相互對稱,,錯落有致,使舞臺沿山腳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扇形臺體,,與景區(qū)的山勢河流,,雜花生樹同源本色地融為一體。尤其是與附近明清遺存梯田的石塄,,形象幾代人站立在景區(qū),既有相像之處,,又有形體差異,,既有大小之別,又有時代之區(qū),既是延續(xù)和傳承,,又是歷史與現實,,仿佛是幾百年間生命的接力。沒任何現代建筑材料,,清一色的土,、灰、泥,、石的傳統(tǒng)建造,,活像一副山里人不善修飾原汁原味的面孔。
但厚實,、淳樸,、誠實、擔當的品格與山里人相向一致,。
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的形狀圓滑,,有的有棱有角,,有的方正平直且?guī)в懈鞣N色彩的石頭組建成一個舞臺,看似簡單,,其實是一種智慧和技藝的展示,。舞臺要建成,必須把每塊石頭放在應放的位置,,一塊石頭即使很小,,放不對位置,很可能危及舞臺的穩(wěn)定,,輕者不穩(wěn),,重者都有可能發(fā)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甚至動搖整個舞臺的根基,。
這就好比領導干部用人一樣,,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用干部所長,,用干部所能,不能以自己的愛好,、興趣和性格給干部定格,、劃線,要用每個干部的長處,,讓其發(fā)揮優(yōu)勢,,展示其特有的才能,,給其出彩的機會,這樣才能干事創(chuàng)業(yè),,才能譜寫出和諧之曲,,同時也才能鑄就自己的輝煌。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在開放的今天,,我們也必須要有包容之心,能夠容納不同性格和興趣愛好之人,,要看到每個人的長處和優(yōu)勢,,虛心學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絕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每一個人,,要與人為善,這樣才能延展自己的人脈,。同時人要懷感恩之心,,特別對領導干部來講,要感恩那些在工作中付出的人,。
他們默默無聞,,就像舞臺上的許多小石頭一樣,為了大家的高升和平穩(wěn),,心甘情愿作為墊腳石,,淡定靜穆幾十年,正是他們才成就了“舞臺”本身!古往今來,,大道至簡,,舞臺上的戲是教化人、啟迪人做人做事的,,其實舞臺本身也在教化,、啟迪和參悟著我們本身!
作者:喬建仲
責任編輯:鞏鵬
上一篇: 誠信讓我家生活之路越走越寬
下一篇: 大漠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