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一年到頭,最重要的節(jié)日就數(shù)春節(jié)了,。勞累忙碌了一年的村民們,,從田野里走下來,,褪去一身的疲倦,終于可以歇歇啦,。從臘月廿三晚上的“祭灶”開始一直到正月初五“破五”結束,,持續(xù)半月,,紅火熱鬧?!按笕伺嘻溋T,小孩盼年下”,。麥罷有新麥子吃了;春節(jié)有新衣穿,能吃肉,、放鞭炮,還有長輩給的“壓腰錢”,。那時物質貧乏,吃肉的機會比較少,,吃肉成了所有孩子的夢想,。
常言說:能摳一年,,不摳一節(jié)。大家對過年太重視,,無論平時怎樣節(jié)儉,唯獨在節(jié)日,,尤其在春節(jié),越講究越好,,越豐盛越好,。為了表示連年有余,,大家都要炸魚、殺雞,,取其諧音,寓意“蓮”年有“魚”,、“雞”慶有“魚”,寄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春節(jié)是一年最祥和、溫馨的時候,,家家團圓,,戶戶安詳,,大門上貼的是紅紅的春聯(lián),,灶膛里燃著一家的紅火,煮肉,、炸菜,濃濃的香味把小村熏染的芳香醉人,。一年的辛勞蕩然無存,,興奮與歡樂在人們的笑臉上流淌,每個人的臉上露出的都是美滿和幸福,。
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朵朵迎新春,。記得小時候,最有趣的就是和鄰居幾個小伙伴相約一起撿鞭炮,,誰撿的多,誰撿的大,,誰就有炫耀的資本,。等別人家燃放鞭炮后,,一些未燃的就成為我們最好的禮物。鞭炮燃后,,硝煙未盡,一些還在噼噼啪啪地炸響,,小伙伴們便一窩蜂地沖上去,,大有臨危不懼的氣勢,。有一年除夕,,為了“熬年”守歲撿鞭炮,我們幾個人一夜未睡,,在村莊里奔波游蕩,上午拜年時,,竟然睡著,,成了鄉(xiāng)鄰的笑柄,。時光過去了十多年,這一幕像電影一樣還時常在腦海里顯現(xiàn),。
鄉(xiāng)年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是拜年。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鞭炮的燃放,,消除了年獸的侵擾和禍害,。正月初一大早,人們就起床祭祀神靈,。吃過早飯后,便開始了一年最為隆重的拜年儀式,,先是給自己的長輩磕頭拜年,然后給同姓同族拜年,,按照血緣關系,先近后遠,。對于平時經濟拮據(jù)的村民來說,無論誰家總要買些糖果,、瓜子來招待可愛的孩子們。
如今,家鄉(xiāng)的年味越來越淡了,。但每次回憶鄉(xiāng)年,都使我沉浸在幸福中,,給我一份翠綠的詩意和昂揚的生機。 王坤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