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家住的不遠處,,有一個廣場,因為毗鄰城市的地標性建筑“鼓樓”,,因此就叫“鼓樓廣場”,。這些年,臨汾市區(qū)里建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廣場,,但鼓樓廣場一直是人最多,、最熱鬧的一個地方,。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里一直以來都是市中心所在,。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廣場的人就會漸漸多起來,。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踢毽子的,、有玩滑輪的,、有用沾著水的大頭筆寫字的……音樂聲此起彼伏,你來我去,,好不熱鬧,。
大多時候,廣場文化是人們自發(fā)形成的一種多元化的文化形式,,它的作用真的是極其之大的,。這些年,沒事的時候,,吃過晚飯我經(jīng)常到廣場去轉(zhuǎn)轉(zhuǎn),,時而也跳跳舞、踢踢毽子,、唱唱歌,。去的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事情,。
先說說唱歌的,。剛開始時,這里只有一組唱歌的,,第一天只有幾個人一起唱,,沒過幾天,唱歌的隊伍就逐漸大起來,,最多時少說也有三四百人,,我常常叫它廣場合唱團,這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自娛自樂的方式,。有自愿到前面去指揮的,,如果指揮得好,大家就跟著唱,,即便是不跟著指揮的節(jié)拍,,也能唱得很整齊;如果有不懂得又想上去露露臉瞎指揮的,大家就會把他轟下去,引得一片笑聲,。忽然有一天,,距合唱團西面大概十米開外的地方,又出現(xiàn)了一個小合唱團,,所不同的是這個合唱團還有樂隊伴奏,。說是樂隊,其實就是幾個拉二胡的,、彈電子琴的,、敲梆子的組合在一起的,這明顯是在唱對臺戲,。那些日子,,大合唱團的人都唱得十分起勁,扯著嗓子地唱,,大家憋著一股子勁要蓋過小合唱團,。而小合唱團也不示弱,仗著自己有樂隊故意把調(diào)子拉得長長的,,樂隊的人更是使盡渾身解數(shù),,而且還配上了音箱,那個熱鬧勁啊,,別提有多逗人了。沒過了多久,,也許是由于小合唱團有樂隊的優(yōu)勢吧,,愣是把大合唱團的人漸漸吸引了過去,后來,,干脆合二為一了,。
說完唱歌的,再說說跳舞的,。鼓樓廣場共有三攤兒跳舞的,,西北角是跳交誼舞的,西南角兩攤兒跳的是廣場健身舞,,其中一隊年輕人多一些,,另一隊年齡偏大一些,姑且就叫它大齡隊吧,。單說這兩攤兒跳健身舞的吧,,也有不少讓人忍俊不禁的故事發(fā)生,正所謂競爭無處不在,,這兩個健身舞團隊明里暗里也一直在“斗”,。領(lǐng)舞的不斷在教新舞,不斷在變新花樣,跳舞的也在暗中較勁,,都想比對方跳得好看,,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今天你多了一支新曲兒,,明天我就會想辦法搞到,。有一天,大齡隊的音箱壞了,,就借著對方傳來的樂聲跳,,不一會兒被對方發(fā)現(xiàn)了,別看平日里雙方都在較勁,,都想蓋過對方,,這會兒卻特意把音量調(diào)到最大,讓對方也能開心地跳,。那晚大家都跳得非常起勁,,溫馨的關(guān)愛滲透到每個人的心里。
話說有一天,,踢毽子的方隊也曝出了亮點,。一位黑人加入了踢毽子行列。據(jù)說這位黑人是美國來的外教,,在一個外教機構(gòu)教英語,,他的出現(xiàn)把不少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引來圍觀,。只見他身手敏捷,,技巧嫻熟,也許是出于對外國友人的關(guān)心吧,,毽友們有意多給他傳幾次,,很快他就成了毽子隊的中心隊員。忽然,,毽子被老外踢到了樹上,,大家都在想辦法把毽子拿下來,可毽子就是夾在枝葉間不下來,。老外急了,,要上樹去拿,但剛爬了一米多就出溜下來了,,惹得周圍的人捂住嘴不住地笑,。在圍觀的人中有一個個子非常高的小伙子,領(lǐng)著一個三四歲大的小女孩,,只見他走到樹下,,把小女孩舉過頭頂說:“孩子,,把那只羽毛球拿下來?!毙∨⒀鲋^,,抬起胳膊伸手從枝葉間拿出了羽毛球,大家都對小伙子和那個小女孩投去贊許的目光,,老外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哈哈,看似尋常的一件小事,,不也能體現(xiàn)了一種國際主義精神嗎?其實,,廣場上有才的人還真不少,不必說那幾個指揮的,、領(lǐng)唱的,、領(lǐng)舞的,就看看那些寫大字的,,就叫你佩服得五體投地,。
作者:秦煥苗
他們把一只盛著水的塑料桶放在旁邊,手里拿著一支足足有60公分長的大頭筆,,蘸著水不停地在地面上寫出一行行瀟灑飄逸,、有神有韻的大字,引得圍觀的人嘖嘖稱贊,。每當這個時候,,寫字的人就會露出愜意的笑容。
廣場每天都會發(fā)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只要置身其中,,生活就會增添許多色彩,快樂的心情一如那些穿著滑輪鞋在廣場上飄來飄去的少男少女們!
責任編輯:鞏鵬
上一篇: 河岸暖陽
下一篇: 月巴老人夢成真 鄭氏工藝感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