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就這么走了,。其時,,冬雪不霏霏,,冰凍不河流,。如今,我所居住的城市里,,滿街的石榴樹花開得彤彤紅,,遠觀像一串串紅燈籠,近看粉嘟嘟的惹人眼似迎天吹號角的喇叭花,。這當兒,,故鄉(xiāng)的麥子正黃,鄉(xiāng)親們正揮汗如雨的收割忙,。龍口奪食的隊伍里,,一定少了一個我最熟悉的身影,那便是我的父親,,已去天國生活了近半年的父親,。想來,父親墳頭上的那叢鐵桿蒿也一定長得從從容容,,蓬蓬勃勃,,茂茂盛盛了。
鐵桿蒿是生長于華北丘陵地區(qū)的最為普通的一種菊科草本植物,,開著淡紫色的花,狀若銅錢大小,,型如微景向日葵,?;ǘ潆m纖小柔和不顯眼,但桿直端正挺拔有特點,,且生性耐旱抗寒,,生命力出奇得強悍,自有一種頂天立地的風骨,,在鄉(xiāng)野的坡溝山峁間,,兀自蔥蘢,搖曳生輝,。
去年冬天,,料理父親喪事時,按當地風俗我戴孝帽披孝衣去老屋的背靠山坡上,,用鐵鍬和镢頭挖了一株看上去最好的鐵桿蒿,,置于父親的墳頭。熬過漫漫冬季,,春夏接踵而來,,但對父親的思念卻與日俱增,從未消減,,鐵桿蒿一樣的蓬勃蔥蘢,,根植在靈魂的最深處。
去年此時景相同,,但悲不見父親容,。也是麥子黃石榴紅,蒿草遍野長的時節(jié),。5月22日,,父親來到了臨汾,往日爽朗的笑聲少了,,昔日的健步如飛被蹣跚的步履所替代,。母親在電話里交代:“你爸從過了年,就不好好吃飯,,我擔心這樣他實在挺不住……”一陣抽泣聲從電話那端傳來,,我心里一緊,半晌無言,。從小到大,,從冬至夏,父母給了我們多少關愛與溫暖,,而作為兒女的我們又給了父母什么,?就連最基本的頭疼腰酸之類的疾病都無暇顧及,更別指望有什么大的“孝心行動”了,!我們在都市里尋找夢想,,但往往忘了鄉(xiāng)村里還有至親至愛的爹娘,!我現在之所以走得這么遠,或許是忘了當初為什么要出發(fā),?回家的路應該用孝敬的心去丈量,!用感恩的心去鋪設!再忙也得把“盡孝”這一課補上,。淡淡夏日里,,我和姐陪父親在臨汾四院看病,去洪洞大槐樹,、堯廟華門,、古縣牡丹園看景散心,又去世紀百悅商廈為父親買了一身名牌衣服,。他穿上很洋氣的T恤衫,,撫摸了一遍又一遍,看上去很是歡心,,卻又不止一次地說:“這么貴這么貴,!”姐笑著說:“爸穿上這就是精神,顯得多么年輕,?!备赣H“嘿嘿”一笑,挺得意的神氣勁兒,。而我心里,,莫名的悲愴一陣陣襲來:父親啊,!您不知,,病檢結果顯示:您患得是賁門癌啊,!我們瞞著您,,也不敢告訴母親,我們也一時無法相信這是真的,,因為您一向身體硬朗,,因為 您是風吹不折雨打不垮的鐵桿蒿啊,!去年“六一”期間,,北上太原復診,確診后我們傻眼了絕望了,,但還是未能告知您實情,,也一直瞞著母親。醫(yī)院大夫主張立即動手術,親朋好友勸誡保守治療,,我舉棋不定,,猶豫不決,心如刀絞,,心急如焚。太原時,,我們陪父親住了一輩子沒住過的好房間,,吃了一輩子沒享用過的好飯菜,老人家談笑風生,,舉杯暢飲,,說他這輩子可享大福了。賓館里看電視父親竟然不會用遙控器,,乘坐電梯父親也不會按電鈕,,看到這些,我莫名地生出深深的悲哀及說不出來的一種罪責來,,我們欠父親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在綿山和關帝廟,父親返老還童孩子一樣地搶著照相,,笑瞇瞇的神情,,各種姿態(tài)的造型,一張又一張,,一款又一款,。國慶長假,母親想回陜北老家看看,。父親頭一個舉雙手贊成,,只是問我忙不忙,顧上顧不上,。這事拖了好多年了,,母親嘴里不言語,心里急切得火燎火燎,?!皫谆鼗貕衾锘匮影玻p手摟住寶塔山”父母歡呼雀躍,,我和姐,、妻子也從心底里高興。我們一行在延河畔駐足,,在咸陽古道沉思,;更有驪山云霧、華清池溫泉、兵馬俑景觀……現在想起來,,這大概是父親生前最快樂最幸福的一段時光了,。
老輩人對晚輩人最高的要求,竟然是這樣的簡單,,如此的平常,,悲哉!沒聽醫(yī)生的話做手術,,可能是我們子女們今生最大的遺憾,,因為父親從病發(fā)到離去僅僅不到8個月的時間。這段時光里,,我們拿醫(yī)院開具的假診斷“忽悠”老爺子,,尋訪中醫(yī)開秘方調理,父親也樂哈哈地一直說:腸胃問題沒啥大礙,。而細心的母親常常背轉身,,悄悄地抹淚。父親走后,,母親告訴我:“其實你爸知道病情的……”我驚愕啞然,,隱隱作痛。父親平靜地走了,,帶著淺淺的笑 意,。在北京打工的小兒子,在他生前把媳婦領進了家門,,老兩口長長舒了一口氣,。小弟的婚事在村里辦得很風光,爸媽覺得在街坊鄰居面前很有面子,。父親臨走的時候,,對我很鄭重地說了句:“娃兒,你爸這輩子挺滿足的,,有你們幾個好兒女……”父親從小吃苦,,放過羊,當過小工,,背井離鄉(xiāng),,走南闖北,蒿草一樣地到處漂泊,,居無定所,,飯不定時。
直到1978年才在蒲縣井溝村安家落戶,,一家人過上了安穩(wěn)的日子,。沒多少墨水的父親,對子女們的教育著實是下工夫的,用他的話說是:家傳萬事皆宜忍,,教子千方必讀書,。多年前,我家院子是村里最寒磣的,,沒院墻亦無柵欄,,錢都用在了我們姊妹幾人的讀書上,為此父母節(jié)衣縮食,,并不為別人的閑言碎語而放棄初衷,。前兩年,在我的極力勸導說服下,,由我們兄弟出錢,新砌了院墻,,翻修了舊房,,蓋了氣派的大門樓,老屋一下子變了模樣,。但73歲的父親終沒能邁過人生的那道坎,,沒享上幾天清福就撒手人寰。門口的那棵老槐樹,,撐起一大片蔭涼,,曾是父親和鄉(xiāng)親們飲酒喝茶和談天論地的好地方,如今只有孑然一身的母親,,站在樹下迎在風中,,掰著手指算著孩子們歸來的日期……父親走了,但他的“鐵桿蒿”精神仍在,,他常教導我們:只有從石頭縫里長出來的樹才是真正的樹,。海子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要說:背依大山,,云開霧散。父親這座山,,永遠是我們晚輩們依靠的精神豐碑,。
端午節(jié)放假,我捧著余秋雨先生的新著《我等不到了》,,讀著讀著,,淚就下來了,秋雨先生的筆觸一次次撩撥著我愧疚的心弦,。在“父親節(jié)”的這一天我仰望浩瀚星空,,情不自禁寫下一些文字,寄送給遠在天堂的父親,您過得好嗎,?
(馮沖)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