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在基層】
作者: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11月10日,,在北京市豐臺區(qū)太平橋街道一座典雅的書店內,,“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宣講正在進行,,黨的十九大代表,、中華書局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徐俊與太平橋轄區(qū)居民共話十九大,。
徐俊代表(中)正在為街道居民宣講十九大精神,。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攝/光明圖片
“中華書局有著105年的歷史,,是整理出版中國古籍的專業(yè)出版社,。十九大報告中闡述的文化自信,要求對民族自身的文化有更準確的理解,、更高度的認同,。對出版人來說,就是要做好更精準的闡釋,,倡導經(jīng)典閱讀和有價值的閱讀,。進入新時代,中華書局在做好傳統(tǒng)文化典籍整理出版的同時,,還要加強啟蒙,,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做好面向大眾的傳統(tǒng)文化出版,,讓廣大讀者受益,。”坐在居民中間,,滿頭銀發(fā)的徐俊娓娓道來,。
徐俊順手拿起桌子上擺放的一本適合快速閱讀的口袋書說:“我們要在書籍中加入更多的插圖、表格,、照片等,,讓讀者閱讀時,對書中的內容一目了然?,F(xiàn)在的閱讀條件,、閱讀受眾、傳播方式都不一樣了,,要與時俱進做好出版,。”居民張女士翻著一本《向莊子借智慧》,,笑呵呵地說:“這是實實在在地把文化送到了家門口,,自打書店開張后,我沒事就往這里跑,,感覺越學越有興趣?!?/p>
誰能想到,,去年這里還是一排賣煙酒、開飯店的小門臉,。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背景下,,中華書局舍小利主動將小門店收回,打通隔斷,,內外裝飾一新,,原地騰籠換鳥變身伯鴻書屋,,成為太平橋地區(qū)的文化新地標。除了售書,,中華書局還在這里定期舉辦名家講壇,、讀書會等公益文化活動。徐俊說:“過去的五年,,書香中國,、全民閱讀活動蔚然成風。作為出版工作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民閱讀需求持續(xù)增長,,讀書、愛書的群體不斷擴大,。出版業(yè)態(tài),、閱讀方式的多樣化,數(shù)字出版,、傳統(tǒng)出版的融合發(fā)展,,給閱讀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書店成了老百姓文化體驗的空間,,成了城市的文化地標,,作為一個出版者我深受鼓舞?!?/p>
應大家的邀請,,徐俊還現(xiàn)場潑墨,寫就一幅蒼勁行楷:“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多讀書多思考,,才能為文化注入更多的活力,,增強國人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睂χ袊鴥?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未來,,徐俊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