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鄉(xiāng)村大舞臺,幸福舞起來,。5月9日上午,,堯都區(qū)劉村鎮(zhèn)舉辦了2018年“百姓舞臺 幸福劉村”文藝匯演,以廣場舞展示的形式助力全省旅發(fā)大會,為即將召開的堯都文化旅游節(jié)加油助威,。
清晨的南蘆村文體廣場,,因為20支匯演隊伍的陸續(xù)到來,頓時沸騰了,。雖然這次不打分,、不排名,但補妝的,、熟悉場地的,、鞏固動作的,人人依舊忙得不亦樂乎,。周邊村民也聞訊趕來看熱鬧,,搬著小馬扎的、領著孩子的,,三三兩兩地圍攏在場地四周,,靜待匯演開始。
當日9時許,,主持人宣布演出開始,。率先登場的是泊段村代表隊,伴隨著一曲《相伴一生》的動感音樂,,16名身著運動裝的中年婦女踏著節(jié)拍起舞,,讓人眼前一亮。你方舞罷我登場,,依次登場的20支代表隊各有亮點,、各有所長,有以動作流暢取勝的,,有編舞更勝一籌的,。身在新時代,舞出精氣神,,劉南村的《一起紅紅火火》,、站北春苑的《紅紅的日子》、劉北村的《歡聚一堂》激情動感,,馬務村的《絲綢之路》,、喬家院村的《花開的時候你就來看我》、高堆村的《相思草》,、官場村的《往事只能回味》深情款款,,左義南村的《老妹你真美》、嘉泉村的《阿哥阿妹》熱烈奔放,,泊莊村的《最美中國》,、北蘆村的《豐收中國》,、東宜村的《張燈結彩》喜慶歡快,濱西家園的《東方紅》,、南蘆村的《北方第一窖》舞姿優(yōu)美,,劉西村的《我愛你中國》、馬站村的少數(shù)民族舞《吉祥安康》賞心悅目,。同是《紅紅的中國》,北臥村和北段村兩支代表隊卻跳得各有千秋,。表演《福從中國來》的澗頭村代表隊,,平均年齡超過65歲,贏得了點評嘉賓的贊揚,。
常言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剛剛走下舞臺的呂文妍對這句話深有體會,。2009年,她從單位退休回到村里后,,挑頭兒成立了劉西村舞蹈隊,,近十年來,每到晚飯后就會和姐妹們在村里的廣場跳舞,。由于大家都不是舞蹈專業(yè)科班出身,,憑著一股子愛跳舞的勁頭,愣是從電視上,、碟片里學會了許多基本動作,,摸索著學會了編舞。村兩委還向她們提供了服裝,、道具,、音箱等,姐妹們就跳得更起勁兒了,,除了在村廣場上跳,,還時不時地被邀請參加鎮(zhèn)里的公益演出,為劉西村長了臉,。
廣場舞,,起源于社會生活,是專屬于人民群眾的舞蹈,。作為一項兼具健身,、娛樂功能的文體活動,在我市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已成為城鄉(xiāng)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在觀看了20支隊伍的表演后,現(xiàn)場嘉賓、全國助老委交誼舞協(xié)會臨汾分會會長賈斗記不無感慨地說,,雖然農(nóng)村群眾舞蹈功底相對較差,,但參與積極性高。今天這些隊伍的表現(xiàn)相當不錯,,有些甚至具有了專業(yè)水準,,這些都是鄉(xiāng)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表現(xiàn)。
記者 孫宗林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