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隨著山西旅游發(fā)展大會在我市拉開帷幕,,各類主題活動紛紛亮相!9月21日,,由全國各地的文化學者、媒體代表,、旅游行業(yè)從業(yè)者等組成的山西旅發(fā)大會考察團,從堯廟廣場出發(fā),,開啟了為期兩天一夜的旅游線路考察之旅,。記者隨考察團A團,分別前往了丁村民居,、晉國博物館,、堯廟、廣勝寺,、大槐樹等旅游景區(qū),。
初探丁村:不輸喬家大院的明清古建筑
丁村,位于襄汾縣城南五公里,,以挖掘出我國歷史上舊石器時代的化石而聞名,。而在丁村還有明清建筑群,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正散發(fā)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光芒,。當天出行考察,,丁村民居為首站,,考察團一下車,就被丁村民居的古樸而吸引,。
“比喬家大院一點都不差,,如果好好推廣出去,絕對會成為臨汾的王牌景區(qū),?!眮碜阅尘W媒的資深媒體人王先生表示,丁村民居是漢族文化的傳承,,其存在意義很有價值,。游覽丁村民居,他發(fā)現這里的四合院都呈現出一種院小而房高的建筑文化,,這種文化需要好好挖掘,,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感慨晉國:穿越千年的春秋晉國之旅
晉國博物館,,坐落在曲沃縣,,是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而興建的專題性遺址類博物館。當天上午10時,,考察團來到晉國博物館,,首先在博物館前拍照合影,隨即跟隨導游開啟了穿越千年的春秋晉國之旅,。
“來晉國博物館前,,我就了解到天馬遺址的挖掘為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西周列王編年課題的解決提供了支持,這里的戰(zhàn)馬、戰(zhàn)車遺跡比陜西秦始皇陵兵馬俑還要早幾百年,,可謂華夏文明的重大發(fā)現,。”來自陜西省一家旅行社的資深導游告訴記者,,他是第一次來到晉國博物館,,以前聽說過這里的遺跡比秦始皇陵兵馬俑還要早,就想要研究一番,,這次來到這里,,對晉國文化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真是不虛此行,。
追思帝堯:千古一帝的傳說故事
堯廟,,祭祀帝堯之廟宇,坐落在堯都區(qū),,是臨汾帝堯文化傳承之所在,。當天下午,考察團一行在結束了襄汾,、曲沃之旅后來到堯廟,,聆聽千古一帝的傳說故事。
“臨汾的主城區(qū)就命名為堯都區(qū),,這足以說明堯文化對這座城市的影響,,在游覽堯廟之后,我對堯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高度,,了解到封建帝王當從這里開始,,華夏文明當從此處璀璨,也正因為了解到了這一點,,我才真正明白了‘所有旅行都是出發(fā),,到了臨汾咱是回家!’的含義?!眮碜员本┠陈眯猩绲呢撠熑诉@樣說,。
品味飛虹塔:鑒賞藝術高超的古代琉璃工藝
廣勝寺,位于洪洞縣縣城東北處,,始建于東漢時期,,寺內有一座飛虹塔,塔身琉璃鑲嵌,,俗稱琉璃塔,,是本次考察團走進廣勝寺重點考察的一處景點。
“這座塔建于明代,,距今已經數百年,,依然挺立在這里,塔身上的三彩琉璃,歷經百年,,依然璀璨如初,,不得不讓人感嘆古代琉璃工藝的高超!”來自太原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表示,他已經是第六次來到廣勝寺,,但每一次看到飛虹塔,,都會被震撼,從來都沒有看膩了的感覺,。再一次來到這里,,他主動客串了一把導游,將自己對這座寶塔的研究分享給了其他團員,。
尋祖大槐樹:根祖文化的傳承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9月22日,考察團第二天的出游景點,,只有洪洞縣的大槐樹景區(qū),,而這處景區(qū),也成為了這次考察的重頭戲,。
“洪洞縣本身就是一座歷史有名的縣城,,一出《玉堂春》,唱紅了這座縣城,,一棵大槐樹,,讓根祖文化傳承至今,,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自河南省某網絡媒體人表示,,一棵大槐樹,,因為融合了文化,尤其是融合了根祖文化,,就讓這里成為了全國有名的景區(qū),。近年來,各種生僻姓氏的族人,,紛紛在這里舉辦祭祀先祖的活動,,帶動了當地的旅游業(yè),也讓中華民族文化中的根祖文化得以傳承,。
記者 楊全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