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大爺您好,我是咱社區(qū)的人口普查員,?!薄鞍⒁蹋矣袔卓谌?,孩子在哪兒上學?”身穿紅馬甲,手提帆布袋,,掛著身份牌,,挨家挨戶地敲門……這是我和另一位志愿者開展人口普查工作時的情景。
7月下旬,,我市啟動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綜合試點工作,,9月26日,,我作為志愿者來到堯都區(qū)太茅社區(qū),經(jīng)過培訓后,,開始了為期5天的社區(qū)人口普查工作,。
“這4個小區(qū)里住著很多上班族,,他們每天早出晚歸,,最難登記?!碧┥鐓^(qū)的人口普查負責人告訴我們,,要想成功登記到上班族的信息,就得抓住他們上班之前,、下班之后的“黃金時期”,。為了充分利用“黃金時期”,我和搭檔鐘昀杉每天6點起床,,顧不上吃飯,,便匆忙趕往小區(qū),在上班族出門之前快速完成人口信息登記,。晚上下班后普查往往要忙到22點多,。
盡管在人口普查開始之前,太茅社區(qū)已經(jīng)進行了大量的宣傳鋪墊,,在小區(qū)里貼通知,、拉橫幅,但是部分居民,,尤其是老人和獨居女性,,依然對人口普查員有較強的警惕性,我們在普查過程中吃“閉門羹”是常有的事情,。
為了不落下一戶,,我和搭檔練就了“火眼金睛”?!澳憧催@家門口的垃圾袋擺放位置和上午不一樣了,肯定有人回來過,?!蔽覀冞B忙敲門,上午還悄無聲息的房間,,終于傳來了腳步聲,。門打開之后,面對我們的詢問,,一位自稱是外地租客的年輕女士卻不愿說出個人信息,,只留下一串手機號讓社區(qū)負責人隨后聯(lián)系她,。之后,,當我們后續(xù)嘗試聯(lián)系該女士時,卻發(fā)現(xiàn)所留手機號為空號,,再次上門也無人應答,。后來,我們同社區(qū)工作人員兩天之內(nèi)連續(xù)四次上門,,才登記到該女士的信息,。
雖然我們在入戶登記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也不乏“暖心”時刻,。對于普查工作,大部分的住戶都理解和配合,,不少住戶會提前準備好戶口簿等我們上門,,有的住戶還會給我們提供鄰居家的信息,有的還帶著我們?nèi)ム従蛹业怯?。我們普查的最后一天,,在小區(qū)樓下遇到了一群小朋友,得知我們是普查員之后,,他們主動當起了“向?qū)А?,帶領我們?nèi)フ腋髯缘募议L。有一位老奶奶,,對我們格外的熱情,。她的老伴已經(jīng)去世,兒子在外地工作,,她自己一個人住在小區(qū)里,。我們陪老奶奶聊了很久,臨走的時候她還硬要塞給我們一些吃的,,我們拒絕了,,但心里暖暖的。
短短5天,,我們順利完成了4個小區(qū)132戶約400人的普查任務,,但是太茅社區(qū)43位人口普查員的工作才剛剛開始?!疤┥鐓^(qū)要負責轄區(qū)內(nèi)21個小區(qū)約2100戶6815人的普查工作,?!碧┥鐓^(qū)人口普查指導員張風琴為我們介紹了社區(qū)的普查工作情況,“我們還要普查3個月,,越到后面,,普查越困難?!碑斘覀冋f起社區(qū)工作很辛苦時,,張風琴樂呵呵地說:“這有啥辛苦的,為居民服務,,是我們的職責,。參加人口普查,,‘為國點名’更是我的榮幸,。”(蔣子田)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