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堯都區(qū)實施臨時性靜態(tài)管理期間,,各個小區(qū)里都穿梭著“志愿紅”。許多居民不僅自己當上了志愿者,,還攜手家人一起走向抗疫一線,。在堯都區(qū)陽光社區(qū)里,有一對并肩作戰(zhàn)的母女,,50歲的母親劉雅莉是市社會工作聯(lián)合會常務副會長,,她帶領會員們走進社區(qū),開展抗疫志愿服務,。27歲的女兒陳盈舟穿上志愿服,,忙碌在核酸采樣、秩序維護,、物資配送等現場,,她們被大家稱為志愿服務“最強拍檔”,在防控一線用熱情的服務為居民送溫暖,、加油鼓勁,。
10月26日6時許,母女倆便走出家門,,奔赴各自的崗位開始工作,。哪里有需要,她們就出現在哪里,。
在陽光社區(qū),,劉雅莉穿著防護服為居民錄入核酸采樣信息、發(fā)放采樣棒,?!拔液貌蝗菀着诺阶钋懊媪耍畔⒉杉a卻弄不出來,,這可咋辦呢?”“大媽,,別著急,我?guī)湍匦落浫胄畔?,弄好后讓您先采樣,。”在核酸檢測采樣點,,劉雅莉拿著李大媽的身份證,,一邊為她填寫信息一邊耐心安撫。核酸信息采集碼生成后,,劉雅莉將它存了起來,,并教會李大媽如何尋找,。在連日的抗疫志愿服務中,她有了許多感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到抗疫一線人員的不易和辛苦。累歸累,,但是能為社區(qū),、為大家出一份力,真的很踏實,,特別開心,。
“1、2,、3……”在進行核酸檢測采樣之前,曾就讀于運城護理學院護士專業(yè)的陳盈舟,,總要仔細核對采樣棒,、采樣管等物資的數量,并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手消,、采樣、封管……陳盈舟穿著防護服,,規(guī)范地為居民們進行核酸檢測采樣,,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身體被防護服捂得潮濕難受也毫無怨言。
近10天來,,母女倆一直奔波在抗疫一線,,有時候中午忙得都顧不上吃飯,每天晚上回到家,,兩人還會對當天的工作進行總結,,并相互鼓勵?!半m然不知道你長什么樣,,但是我們認識你的眼睛?!碑斅牭骄用駛冋f的這句話時,,母女倆的眼睛濕潤了,她們說:“與社區(qū)工作者比起來,,我們所付出的真的不算什么,。以后不管什么時候,,只要社區(qū)有需要,我們都會隨叫隨到,,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做好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奉獻自己的力量?!?/p>
記者 郭秀婷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