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山西垣曲、沁水、陵川等地脫貧攻堅一線拍攝的9個建檔立卡戶正在勞動的雙手,。山西是全國脫貧攻堅重點省份,,2014年建檔立卡時,全省共識別貧困村7993個,,農村貧困人口329萬,貧困發(fā)生率13.6%。如今,,山西省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99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全面小康現(xiàn)曙光,。正是這一雙雙勤勞的手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運城市垣曲縣皋落鄉(xiāng)嶺回村的建檔立卡戶王梅在當地工藝飾品“扶貧車間”裁剪禮品掛件。每個月她靠裁剪制作香包,、中國結等飾品可增收1500元左右,。該“扶貧車間”吸引了當地100余名留守婦女及年老體弱的村民靈活就業(yè),人均月增收1000至3000元不等,。
運城市垣曲縣皋落鄉(xiāng)東窯村建檔立卡戶霍紅霞在當地香菇種植合作社采摘小香菇,。采摘香菇,并將香菇分揀成不同的等級,,是霍紅霞的工作,。52歲的她在這里每天有60元的收入,2019年,,一家順利擺脫貧困,。
運城市垣曲縣新城鎮(zhèn)左家灣村建檔立卡戶趙文哲,73歲,,2018年6月在家創(chuàng)起了業(yè),,一家三口開了一家饅頭鋪。饅頭靠“蒸”氣,,脫貧更爭氣!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好政策的幫扶,,老人一家每月可增收3000元左右。
沁水縣杏則村建檔立卡戶楊春芝在“網紅民宿”門外打掃衛(wèi)生,。杏則村曾經是一個貧困落后,、封閉自守的小村莊,搭著“農林文旅康”的春風,,當地做起了民宿康養(yǎng)旅游,。不到兩年時間,這個小山村就變了遠近聞名的“打卡地”,。村里熱鬧了,,人流量多了,楊春芝也有了工作——環(huán)衛(wèi)清理工,?!笆丶遥栽??!睏畲褐ッ吭驴墒杖?800元左右。
上圖為陵川縣古郊鄉(xiāng)古郊村建檔立卡戶李秀琴在當地“鄉(xiāng)土人家”茶廠分揀茶葉;下圖為李秀琴(中)正在接受“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媒體采訪團采訪,。一片葉子托起了扶貧新希望!靠分揀茶葉,,李秀琴每月有1800元左右的穩(wěn)定收入。
沁水縣固縣鄉(xiāng)建檔立卡戶王瑞桃在百舒康服裝加工廠扶貧車間做裁縫,月收入1500元左右,。百舒康服裝加工廠是固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項目后續(xù)產業(yè)基地,,安置貧困戶10人就業(yè),年人均增收近2萬元,。
上圖為陵川縣楊村鎮(zhèn)寺潤村建檔立卡戶秦喜蘭在扶貧工程保健按摩培訓班上做筆記;下圖中透過鏡頭,,能看到秦喜蘭想學會這個“本領”眼睛中透露出的渴望。在陵川縣公共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像這樣的家政服務培訓已經舉辦了20期,,培訓1800人次,合格率90%以上,。如果能順利拿到專業(yè)技能證,就業(yè)后秦喜蘭每月能增收3000元以上,。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三晉大地眾多普普通通的勞動者,,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奮斗出自己幸福的模樣,。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