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初秋的吉縣中垛鄉(xiāng)安坪村,楊孔森正一點一點挪動著腳步穿行在他家的蘋果園里,,滿園的富士蘋果樹陪伴在左右,,他不時停下腳步整理果袋,。相比幾年前,,如今的他已不需要借助拐杖行走,,干起活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只見他雙手緊握手持式割草機,,所到之處刀起草落,,面前的荒草瞬間被清理干凈,。他抬頭看了看即將升起來的太陽,艱難地拖著殘疾的左腿繼續(xù)割草,?!巴炔焕骶吐桑瑧{著自己的勞動生活,,活得心安,。”
命運對楊孔森是殘酷的,。愛人患二級精神殘疾多年,,每月需要藥物維持;2009年,,大兒子楊貴杰因患有精神病離家出走,杳無音訊;二兒子楊富杰雖常年在外打工,,但除去開支后難有富余,,二兒媳難以忍受貧困,二人于2010年離婚,,留下剛滿一周歲的孫子由楊孔森夫婦撫養(yǎng)教育;禍不單行,,2013年,楊孔森工作結(jié)束后騎著摩托車返家時,,出了車禍,,腿落下了殘疾,用來治病的6萬余元外債讓風雨飄搖的家庭幾近崩潰,。
2014年,,國家出臺了精準扶貧政策,楊孔森家被村里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并連續(xù)兩年被村里定為低保戶,。楊孔森感覺生活中的冰在慢慢融化,他的心也漸漸溫暖起來,。
2016年,,楊孔森因腿部殘疾面對自家窯洞前的小土坡都望而卻步,易地移民搬遷的政策為他打開了一條通道,?!拔壹以瓉碜≡趹已逻叺耐粮G洞里,門前有深溝,,不時還有黃土塊掉下來,,那會我還拄著拐杖,連出行都成了問題,?!苯?jīng)過村里民主評議,楊孔森一家享受了4口人8萬元的分散安置搬遷補助,。三間寬敞明亮的新房拔地而起,,楊孔森一家喜極而泣,徹夜未眠,。
看著眼前干凈明亮的新房子,,楊孔森身體里不甘認輸?shù)膭蓬^被激活了。扶貧政策這么好,,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楊孔森滿腦子都是“奮斗計劃”:把果園經(jīng)營好,、冬天農(nóng)閑時上街賣糖葫蘆、春節(jié)期間擺攤賣對聯(lián)福字,、收集變賣廢紙箱酒瓶……
“老楊,,你寫評選低保戶的申請吧,。”“你不容易,,一個人管這么一大家子人,。”2016年底,,村里再次評選低保戶,,大家都建議楊孔森寫申請參加低保評選。但這次,,楊孔森毅然拒絕了,。“做人得講良心,,得有志氣,。我家雖然貧困,,但國家照顧我的已經(jīng)太多了,,我今后得靠自己努力。村里還有比我更需要享受低保的人,,把機會給他們吧!”就這樣,,楊孔森主動退出了2016年的低保評選。
為了幫楊孔森增加收入,,安坪村村委給他安排了村保潔員的工作,。“無論刮風下雨,,無論農(nóng)忙農(nóng)閑,,他堅持一天一小掃,兩天一大掃,,從來沒有休息過一天,。尤其對村委會大院廁所的打掃,他甚至用上了拖布,,我們村廁所的衛(wèi)生狀況可以說是全鄉(xiāng)數(shù)一數(shù)二的,。他還主動把低保讓給別人,這點尤其值得大家學習!”對于楊孔森的表現(xiàn),,安坪村委會主任梁全德豎起了大拇指,。
給愛人做飯、洗衣服,,送孫子上下學,,地里的活不耽誤,保潔員的工作絲毫不懈怠,,這就是楊孔森忙碌的一天,。他總說,,扶貧不扶懶漢,心懷感激,,腳步不停,,才是對得起良心的活法。2017年,,在楊孔森的精心護理下,,他家的蘋果園收入近4萬元,并被村委會表彰為“自強自立脫貧戶”,。2017年底,,楊孔森憑借自己的努力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也走上了致富的路子,。他說,,“災禍不嚇人,貧窮也不可怕,,只要瞧得見國家的好,、吃得下生活的苦,才能享得了勤奮的福,、走得上小康的路!”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