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信仰之源 洗滌精神情懷
——馬克思的人格魅力
張敏
20世紀至21世紀之交,公眾媒體千年偉人評選中,馬克思多次當選為“千年第一偉人”“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最關鍵的原因在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力量,,在于馬克思提供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和對人類美好未來的指引,。所以,,馬克思是偉大的。馬克思的偉大,,還在于他人格的偉大——畢生為世界被壓迫者和窮苦大眾謀解放的“九死無悔”的人格是何等高尚,、何等輝煌燦爛!所以,馬克思不僅以他的科學理論為全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還以他的偉大人格為全人類樹立了光輝榜樣,。
一,、胸懷世界、解放人類的崇高志向
立志為人類而工作,,是馬克思在中學畢業(yè)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中就確立的,,他以后要從事的必須是“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yè)”——表現出了他的胸懷世界、解放人類的崇高志向,。為此,,馬克思堅守了一生。
馬克思大學畢業(yè)后的職業(yè)選擇上仍然始終堅守他心中的理想,。根據相關資料,,憑馬克思的學識、才華,、能力,,他至少有五條謀生的出路:經商、律師,、教授,、官員、專欄作家,。但是馬克思放棄這五種能讓他過上中產階級生活的職業(yè),。為了忠于自己的理想——為人類而工作,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理論研究和革命實踐活動中,,為全人類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當我們回顧馬克思一生踐行“為人類而工作”的理想信念,就更能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含義,,這正是對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崇高理想的踐行。
二,、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治學境界
馬克思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治學境界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創(chuàng)作《資本論》,。他把寫《資本論》當作自己畢生的事業(yè),,如果從寫《資本論》的第一稿《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算起,到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一共是10年;如果再往前追溯,,早在1842年,馬克思就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到《資本論》第一卷出版,,用了整整25年;如果從他1842年開始研究經濟學算起,一直到他1883年逝世,《資本論》寫了40年,,就出版了第一卷,,剩下的都是手稿狀態(tài)。所以,,《資本論》是馬克思用畢生的心血寫成的一部經典巨著,,還沒有哪一本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像《資本論》這樣,能夠對一個社會形態(tài)的活動規(guī)律和發(fā)展機制的分析達到如此科學的高度,。
對學問的精益求精,、嚴謹鉆研使馬克思獲取了淵博的知識。他的知識領域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宗教學,、邏輯學,、美學、政治學,、文學,、史學、語言學,、翻譯,、工商業(yè)實踐,甚至還觸及數學,、自然科學等,。
三、追求真理,、勇于批判的創(chuàng)新精神
列寧曾為馬克思寫了一個傳記詞條:“1841年至1843年底,,馬克思的思想存在著一個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的過程,。”青年馬克思是青年黑格爾派,。但是,,他在《萊茵報》工作期間,通過參加德國萊茵省議會的“關于撿拾枯樹枝要不要按盜竊罪論處”的辯論,,使馬克思頭腦中的黑格爾哲學體系出現了裂痕,,他開始懷疑黑格爾哲學。1843年4月,,費爾巴哈寫了《關于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強調真理在黑格爾那里是以頭足倒立的方式存在著,我們只要把黑格爾顛倒過來,,就能獲得完全的真理,。此時,,馬克思看見了費爾巴哈這篇文章,產生了極大的思想共鳴,。因此,,在《德法年鑒》上,馬克思發(fā)表了兩篇文獻《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論猶太人問題》,,實現了他的思想轉變,。馬克思思想轉變之后,決定和恩格斯共同寫一本書來清算之前的青年黑格爾派思想,,于是他們合寫了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這是他們創(chuàng)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之后,,馬克思和恩格斯系統(tǒng)整理他們發(fā)現的新的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在1845-1846年聯手創(chuàng)作了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這部著作系統(tǒng)論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標志著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熟的重要標志。
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和創(chuàng)立,,就是批判繼承與理論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典范。黑格爾,、費爾巴哈,、亞當·斯密、大衛(wèi)·李嘉圖,、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等人都是思想理論界的權威,,馬克思沒有迷信理論權威,,始終秉承追求真理、勇于批判的創(chuàng)新精神,,才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fā)展,。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運用于中國實際的過程,又是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上升為馬克思主義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創(chuàng)造性地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所以,我們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
四,、堅定頑強,、勇敢無畏的革命情懷
報紙是馬克思闡述自己觀點的重要陣地,如《萊茵報》《前進報》《德意志布魯塞爾報》《新萊茵報》《人民報》《紐約每日論壇報》等,。馬克思在報紙上發(fā)表了許多具有戰(zhàn)斗性,、現實性、科學性的評論和文章,,闡述和宣傳自己的科學觀點,。
1847年,應正義者同盟的代表莫爾的邀請,,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正義者同盟進行改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并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起草了一個綱領《共產黨宣言》,。
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創(chuàng)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巴黎公社。馬克思一直非常關注巴黎公社起義的進展,。馬克思和巴黎公社領導人之間有過很多通信,,他對巴黎公社事業(yè)有過不少具體的指導,提出過建設性的意見,。公社失敗后,,馬克思又熱情地組織對公社流亡者的援助,而且一直把巴黎公社看作是“我們黨”的事業(yè),。
馬克思作為一名為無產階級解放而奮斗的革命家,,用筆做武器批判資本主義、支持1848年革命和巴黎公社運動,,領導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國際,在馬克思身上,,革命家和思想家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五、重情重義,、大愛無疆的性格特質
當馬克思全力以赴進行理論研究時,他仍然不失為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他喜歡和燕妮一道在家里和孩子們聽音樂、朗讀詩歌、文學,。孩子們長大后,,馬克思經常給女兒們送一些名著,和她們一起討論書中的情節(jié),,以此來引導孩子們思考和理解問題,,共同探討人生的問題。因為他和燕妮都有著樂觀的性格,,總是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所以,盡管生活艱辛,,他們的家里卻經常充滿著幽默,、詼諧、歡樂的氣氛,。
列寧說:“古老傳說中有各種非常動人的友誼故事,,但馬克思、恩格斯的友誼超過了古人關于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笨v觀馬克思偉大的一生,在為人類解放,、無產階級革命奮斗的過程中,,他與恩格斯相伴一生、互相扶持,。在二人長達20年的通信中,,他們暢所欲言、無所不說,、無所不談,,毫不保留地傾訴個人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恩格斯和馬克思的崇高友誼,,為人類樹立了光輝的典范,,這兩位偉人的偉大友誼告訴世人: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礎之上的友誼,是萬古長青,、牢不可破的,。
馬克思對工人階級不僅有理論上的認同,也有情感上的認同,。馬克思曾經說,,“人的兄弟情誼不再是空洞的詞句,而是一種現實,,人的尊嚴從他們勞累的身軀上向我們投射過來,?!碧貏e是巴黎公社失敗后,馬克思認為,,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救助每一位公社戰(zhàn)士,。
因為馬克思重情重義、大愛無疆,,所以他收獲了來自燕妮的世間最美好的愛情,,也收獲了來自恩格斯的世間最美好的友誼,收獲了來自全世界無產階級真摯的敬仰與愛戴,。
結語
理論是一種力量,,人格也是一種力量。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導師,,也應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格導師。追溯信仰之源,,洗滌精神情懷,。今天,我們學習和感悟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就是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牢記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牢記為世界謀大同的情懷,,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奉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市委黨校講師)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