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
“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p>
雷鋒是一位把自己短暫的一生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的好戰(zhàn)士,生前系原工程兵工程某團汽車連班長,,1962年8月執(zhí)行運輸任務時不幸殉職,。雷鋒以短暫的一生譜寫了壯麗的人生詩篇,,樹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豐碑,是全國人民學習的光輝榜樣,。他“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體現了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他立志“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體現了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他甘當“螺絲釘”,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體現了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他通過學習鉆研,不斷地豐富和提升自己,,體現了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他“不亂花一分錢,不亂買一寸布,,不掉一粒糧,,做到省吃儉用,點滴積累,,支援國家建設”,,體現了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雷鋒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幾十年來,雷鋒的事跡在祖國大地到處傳頌,,學雷鋒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雷鋒精神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廣為傳揚。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發(fā)向上,、忘我奉獻,涌現出一大批學雷鋒的先進典型,、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等,,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到勇攔驚馬救下6名兒童而壯烈犧牲的“雷鋒式好戰(zhàn)士”劉英俊;從十余年如一日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的張黎明,到矢志不渝傳承雷鋒精神,、被譽為“當代雷鋒”的郭明義;從把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的扶貧干部,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千千萬萬志愿者……無數人學雷鋒,、樹新風,,在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yè)中提升人生境界,,彰顯了理想信念、愛心善意,、責任擔當,。實踐充分證明,雷鋒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順應了社會進步的時代潮流,,彰顯了我們黨的先進本色;雷鋒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今天,,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面臨著難得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我們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豐厚道德滋養(yǎng),。在新時代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就要深刻把握堅守崇高理想、秉持人民情懷,、踐行奉獻精神,、投身民族復興的思想內涵,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本職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誠關愛他人,,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為實現中國夢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要立足新時代新要求,,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當好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落地生根的傳播者、踐行者,,在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中送溫暖,、獻愛心,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樹新風,、育新人,,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中揚正氣、促和諧,,在推動國家發(fā)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中彰顯價值,、作出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學習雷鋒精神在祖國大地蔚然成風”,。幾十年來,,雷鋒精神猶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燈塔,不斷放射出奪目的光芒,,照亮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今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前進,,我們要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弘揚無私奉獻,、團結互助的理念,,自覺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學雷鋒,、人人做雷鋒的生動局面,,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光芒。
(原載8月16日《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