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侵華日軍司令岡村寧次精心策劃了“鐵滾掃蕩”戰(zhàn)術(shù),,妄圖把抗日武裝逼到黃河岸邊,,還向日本天皇夸下海口:要迫使八路軍在黃河岸邊背水作戰(zhàn),,讓共軍或者投降,,或者滅亡。
為了推廣“鐵滾掃蕩”戰(zhàn)術(shù),,日軍從中國各個戰(zhàn)場選調(diào)中隊長以上的軍官和一部分軍校學員,由旅團長服部直臣帶領(lǐng),,前往我太岳地區(qū)觀戰(zhàn),。
狂妄的日軍做夢也沒想到,一張?zhí)炀W(wǎng)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在韓略撒開,。
韓略村位于洪洞縣東南部,,地處丘陵,現(xiàn)屬洪洞縣曲亭鎮(zhèn),是洪洞通向潞安大道的必經(jīng)之地,,地勢險要,,溝壑縱橫。
1938年春,,一群日軍端著明晃晃的刺刀,,氣勢洶洶地闖進村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放火燒了一座座樓房、門店,,還殘酷殺害了我6位鄉(xiāng)親,。鬼子在村中建起碉堡、炮樓,駐扎日偽軍40多個,,把韓略一帶變成了日軍的戰(zhàn)略腹地,。家園淪為廢墟,百姓家破人亡,,群眾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1943年秋天,八路軍386旅16團,,由太岳第二軍分區(qū)司令員王近山率領(lǐng),,從長子縣奔赴延安,路過韓略一帶,。鄉(xiāng)親們見部隊來了,,歡天喜地,趕忙騰房子,、燒開水,、送菜送飯,民兵主動為部隊站崗放哨,。
王近山是八路軍里出了名的猛將,,得到日軍觀戰(zhàn)團將從韓略路過的情報后,決心“吃”掉這支日軍,??稍跀橙说难燮さ紫拢麥邕@支日軍,,注定是一場“虎口拔牙”的戰(zhàn)斗,。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敵軍包圍,,但,,這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10月23日深夜,,王近山的部隊早早埋伏在韓略公路兩側(cè)玉米地里,。
10月24日8時許,日軍觀戰(zhàn)團大搖大擺地出現(xiàn)了,。
信號彈“嗖-嗖-”兩聲升向空中,,設(shè)伏的部隊瞬時開火,硝煙彌漫,,殺聲震天,。激戰(zhàn)中,五連指導員鄭光南手提一捆手榴彈撲向敵人,,敵人的機槍被炸毀;民兵楊玉秀把一捆手榴彈扔進敵人的車廂內(nèi),,炸傷炸死一車日軍;柏村民兵李志禮一把奪過敵人的軍刀,,一連殺死5個日兵。韓略附近的村民也手拿棍棒,、鎬鍬,、扁擔趕來參戰(zhàn),喊聲如雷,,山鳴谷應(yīng),。
日本軍官服部直臣眼看大勢已去,抽出軍刀,,剖腹自盡,。激戰(zhàn)一個多小時,除3個敵人逃跑外,,其余180多人全部被殲,。
當3000多日兵、6架飛機趕來報復時,,看到的只有13輛被炸毀的汽車和一具具面目猙獰的尸體,。而我方軍民早已撤離,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次伏擊戰(zhàn),,我軍民在敵人巢穴附近,一舉殲滅日軍“軍官觀戰(zhàn)團”,,在抗日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受到了八路軍總部的通電表彰,太岳軍區(qū)司令員陳賡評價說:韓略戰(zhàn)斗比在戰(zhàn)場上消滅五萬日軍的意義還重要,。
韓略伏擊戰(zhàn)鑄就了軍民團結(jié),、不屈不撓的亮劍精神,這場中國抗戰(zhàn)史上影響巨大的伏擊戰(zhàn),,將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豐碑上,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洪洞縣民政局選送)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