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10月15日18時45分,永和縣人民醫(yī)院報告縣城一處便民核酸檢測點出現(xiàn)1例初篩陽性,,從次日起全縣進入為期一周的靜態(tài)管理期,。當晚,永和縣初中教育集團80余名教師接到封控的指令,沒有一個人退卻,粗略準備了簡單的行囊,舍下小家,,來到學校,陪伴學生們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用“凡人微光”照亮校園,,溫暖了學生和家長的心。
永和縣初中教育集團包括二中校區(qū)和三中校區(qū),,共有1000多名師生,。在這段時間里,,疲憊、焦慮,、煩躁等情緒一度在學生中蔓延,。細心的住校領(lǐng)導和老師們悉心關(guān)愛著他們,利用下午活動時間組織了一場場接力賽,、籃球賽,、趣味體育競技賽,同學們在奔跑和運動中盡情釋放壓力,,校園里重新響起了他們無拘無束的歡笑聲,。
三中校區(qū)的教師白晶、張繼紅夫婦無怨無悔地投入到學校安排的各項工作中——上課,、核酸掃碼,、采樣、登記,、日常消殺,、油印和統(tǒng)計上報等。尤其是全校師生每日的核酸采樣,,他們認真核對信息,,全程守候,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由于住宿緊缺,,他們毅然選擇住進了辦公室,夫婦二人以沙發(fā)和辦公桌為床,,在冷硬的“床板”上堅持了多天,。雖然腰有些難受,但想到守護學生的責任,,他們雖苦猶樂,。
三中校區(qū)2102班班主任王海梅老師,,家里上有88歲癱瘓老母,,下有上小學的孩子,但她仍義無反顧地住進了學校,,睡在了辦公室,,還當起了兩個班的班主任。除了上自己的語文課外,,她還負責維持歷史等五科網(wǎng)課的課堂秩序,,還要一天兩次檢查學生宿舍,督促學生按時休息,。連日的高負荷工作,,令她頭痛難忍,,但她沒有吭聲,一直堅守到解封,。
樊鵬輝,,一位年輕的班主任。接到封控指令后,,放下懷孕8個月的妻子,,住進了學校。他是一個班的班主任,、8個班的體育老師,,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帶操,為學生組織各種各樣的體育釋壓活動,,還負責著每天兩次全校性無死角消殺工作,,幾乎從早忙到晚一刻都停不下來。即使如此,,他也毫無怨言,,默默完成各項工作任務(wù),給學生帶來滿滿的正能量,。
兩個校區(qū)的心理老師楊愛紅和楊艷玲精心組織了“為心靈打開一扇窗,,給自己一縷陽光”的心理輔導講座。在情境感染下,,同學們敞開心扉,,盡情傾訴著內(nèi)心積壓的因為學習、疫情,、人際交往帶來的困惑和壓力,。在她們的耐心疏導和巧妙點撥下,大家的不良情緒得到宣泄和釋放,,內(nèi)心的陰霾逐漸消散,,充滿希望和自信。
10月19日22時,,二中校區(qū)生活老師賈燕檢查宿舍,,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窸窸窣窣、竊竊私語,,總是難以入睡,,追問她們,得到的答案是想家了!賈燕老師心想,,孩子們正在長身體,,初三學生學習任務(wù)重,睡得晚,,突然封校,,孩子們肯定都想家了,,更想家里的飯菜。于是一大早起床便和另一位生活老師霍紅麗商量:“政府保障學校的生活物資,,咱可不可以也通過學校食堂采購渠道給孩子們購買食材,,我們自己做,給孩子們加加餐,?!眱扇艘慌募春希杆俜止嵤?。賈燕趕緊用微信聯(lián)系食堂負責人,,說明想法,經(jīng)過嚴格報單,,多方努力,,終于購回方便面、榨菜,、雞蛋,、牛奶、火腿腸等,。
10月20日晚自習一下,,她們就馬不停蹄地奔回宿舍,系上圍裙秒變“廚娘”,,開啟做飯模式,。燒水、拆包裝,、下面,、撈面裝碗、加湯,,克服小鍋小灶的困難,,22時30分準時將87碗熱氣騰騰的方便面整整齊齊擺放在桌子上。孩子們就著榨菜,、吃著香噴噴的方便面,,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仿佛享受豐盛的大餐,。他們爭先恐后地說:老師,,真香!真想叫你們媽媽,。時間悄無聲息地流逝,,這場“盛宴”持續(xù)到23時多才結(jié)束,孩子們幸福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接下來的幾天,,她們將簡單的食材換著花樣做成美食,,呈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有的老師問她們,,白天上課,,晚上還要給這么多孩子加餐,不累嗎?她們說:“當然累呀,,但很快樂,,因為我們也是母親,也是家長,,更是老師!”后來,,封閉在校的其他老師知道了這事兒,只要沒有晚自習任務(wù),,紛紛接過愛心接力棒,,去幫忙煮飯。每天22時宿舍樓里都會飄出飯香味兒,,那是家的味道,,更是愛的味道……
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shù),。在靜態(tài)管理這段特殊的時光里,,它讓學校變成了“家”,使老師和學生的心貼得更近了,,大家齊心協(xié)力戰(zhàn)勝疫情,,走向美好的未來。
記者 郭璞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