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 題:在實干中把“煩惱指數”變成“幸福指數”
辛識平
企業(yè)招工用工難,、外來務工子女讀書問題,、園區(qū)配套不完善……近日,江西上栗縣寶華工業(yè)社區(qū)推出的“煩惱指數”引發(fā)關注。當地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將企業(yè)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進行細化、量化,,生成“煩惱指數”圖,,讓百姓的所思所盼一目了然,為黨員干部辦實事解難題指明了著力點,。
當前,,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全黨深入開展,各地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努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北京用好“每月一題”機制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共性難題,山東青島建立“問題清單”回應群眾關切事,,湖北隨州打造“逢四說事”工作鏈傾聽群眾心聲……主動問需于民,,把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找準摸透,,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讓主題教育更有溫度,、更見成效。
正視問題和矛盾,,折射心系人民,、造福人民的價值追求。心中有人民,,眼睛才能看到問題,,行動才會更加主動。“煩惱指數”往往連著群眾期盼,、百姓呼聲,,是民情民意的真實體現。把人民的安居樂業(yè),、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錦上添花,、花上壘花的虛功,把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歸根結底在于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
努力破解突出問題,,彰顯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過硬作風,?;鶎訂栴}千頭萬緒,群眾訴求多元復雜,,既有好辦的,,也有難辦的,如果都挑“軟柿子”捏,,遇著問題繞著走,、碰到矛盾躲著走,對群眾關心的問題不聞不問,,只會離群眾越來越遠,。打通堵點、紓解痛點,,補齊斷點,,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既是黨員干部壯筋骨,、強本領,、建新功的實踐過程,更是對辦實事求實效的有力證明,。
人民是閱卷人。工作做得實不實,、問題解決得好不好,,群眾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也最有發(fā)言權,。讓群眾來參與,、來監(jiān)督、來評判,,才能避免自說自話,、避重就輕,有效推動問題解決,、工作改進,。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以群眾答不答應,、高不高興,、滿不滿意作為工作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就能真正讓人民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滿意,。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破解群眾的“煩惱指數”,不斷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篤行永無止境,,實干彰顯擔當。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