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 題:在實干中把“煩惱指數(shù)”變成“幸福指數(shù)”
辛識平
企業(yè)招工用工難、外來務(wù)工子女讀書問題、園區(qū)配套不完善……近日,,江西上栗縣寶華工業(yè)社區(qū)推出的“煩惱指數(shù)”引發(fā)關(guān)注,。當(dāng)?shù)卦谏钊胝{(diào)研的基礎(chǔ)上,將企業(yè)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進行細化,、量化,生成“煩惱指數(shù)”圖,讓百姓的所思所盼一目了然,,為黨員干部辦實事解難題指明了著力點。
當(dāng)前,,學(xué)習(xí)貫徹習(xí)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正在全黨深入開展,,各地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努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guān)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北京用好“每月一題”機制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共性難題,,山東青島建立“問題清單”回應(yīng)群眾關(guān)切事,湖北隨州打造“逢四說事”工作鏈傾聽群眾心聲……主動問需于民,,把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找準摸透,,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讓主題教育更有溫度,、更見成效,。
正視問題和矛盾,,折射心系人民、造福人民的價值追求,。心中有人民,,眼睛才能看到問題,行動才會更加主動,?!盁乐笖?shù)”往往連著群眾期盼、百姓呼聲,,是民情民意的真實體現(xiàn),。把人民的安居樂業(yè)、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錦上添花,、花上壘花的虛功,,把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歸根結(jié)底在于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
努力破解突出問題,,彰顯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過硬作風(fēng)?;鶎訂栴}千頭萬緒,,群眾訴求多元復(fù)雜,既有好辦的,,也有難辦的,,如果都挑“軟柿子”捏,遇著問題繞著走,、碰到矛盾躲著走,,對群眾關(guān)心的問題不聞不問,只會離群眾越來越遠,。打通堵點,、紓解痛點,補齊斷點,,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既是黨員干部壯筋骨,、強本領(lǐng),、建新功的實踐過程,,更是對辦實事求實效的有力證明。
人民是閱卷人,。工作做得實不實,、問題解決得好不好,群眾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也最有發(fā)言權(quán)。讓群眾來參與,、來監(jiān)督,、來評判,才能避免自說自話,、避重就輕,,有效推動問題解決、工作改進,。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以群眾答不答應(yīng)、高不高興,、滿不滿意作為工作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就能真正讓人民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滿意,。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shù)”破解群眾的“煩惱指數(shù)”,,不斷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shù)”,篤行永無止境,,實干彰顯擔(dān)當(dāng),。
責(zé)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