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一顆拙樸愛心 奠基孩子幸福人生
——記市級名師,、安澤二中教務主任朱莉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朱莉,,安澤二中教務主任,,擔任班主任工作21年,期間所帶班級班風純正,、學風濃厚,、成績顯著,2011年2月獲得臨汾市人民政府“模范教師”表彰,,2012年榮獲縣,、市、省“優(yōu)秀班主任”榮譽,,今年教師節(jié)被授予臨汾市“市級名師”稱號,。
高尚的師德
朱莉深深懂得,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與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她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模范履行師德規(guī)范,,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憑自身的師德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在教育教學中,她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心,、熱愛、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她所帶的每一屆學生中,,常有所謂的“差生”與她結下深厚的師生情誼。
本屆學生李凡,,母親早亡,,父親沒有固定收入,剛入校不久便私下拿班上同學的錢物,。朱莉知道后,,沒有在班上聲張,而是私下讓他歸還錢物,,進行思想教育,,鼓勵他認真學習、改變自我,。
從那以后,,她時時關注他、呵護他,、教育他,,很快,李凡變了,,變得和從前判若兩人,,從有劣跡的“差生”終于轉變成一個品學優(yōu)良的“優(yōu)生”,從入校時的年級285名一躍上升到85名,。
朱老師所教過的學生都知道,,病了,她可以替他們買藥,;沒錢了,,找她借;父母在外打工,她會給他們一些“偏愛”,。2009年冬天,,朱莉正好帶畢業(yè)班,身體一直不好的母親病情加重在長治住院,,她怕耽誤學生的課,,提前把課調的上了,再去長治照顧母親,。就這樣兩頭跑,,她上火感冒了,下了班車打完點滴就到校上課,,始終沒落下一節(jié)課,。母親的病一直不好,2010年正月初三不得不又住進醫(yī)院,。朱莉正月初七開學,,白天上課,晚上在醫(yī)院值班,,硬是沒請一天假,。5月份學生正是練兵高峰期,朱莉每晚在母親身邊批閱試卷,,母親想讓她給錘錘背,,她總說:“媽,等孩子們中考完了,,我一定寸步不離地伺候您,。”可沒等中考結束,,母親就走了,,辦完母親的喪事,朱莉沒休息一天就回到學校上課,。只是,,每次想起對母親的承諾,朱莉都淚流滿面,。最后的中考,,全縣達重點高中8人,她班就占5人,。無論平時或節(jié)日,,學生都會給她發(fā)短信,有問候,、有感恩,、有祝福……她感到無比幸福快樂,。
高超的師能
聽過朱老師課的人,,都會對她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清晰的授課思路以及嚴密的邏輯推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長期認真研究教材,、精選教法,久而久之形成了講得生動形象,、練得落實到位的教學風格,加之和藹可親的教學態(tài)度與靈活多樣,、風格清新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朱莉高超的師能首先在于她勤奮好學,,善于思考,。從教以來,她不間斷地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借幾次重大教改之機,,不斷給自己充電,堅持以新的教學理念支撐中學語文教學,,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達到站得高、看得遠的效果,。
她高超的師能還表現(xiàn)在她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她努力尋找每一堂課的激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輕松民主的教學氛圍,順利實施師生間的雙向互動與交流,,把“主導”與“主體”有機地統(tǒng)一于課堂教學實踐中,,以達到輕負高效的理想結果。
她高超的師能還表現(xiàn)在教學,、科研兩不誤,。
朱莉認為好教師不僅要會教書,而且要會研究,,這是“匠”與“師”的區(qū)別,。為此,她一邊注重教學理論的探究與教學實踐的深入,,一邊積極參加縣,、市開展的各類教科研活動。她2011年撰寫的論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全省新課標教學研究論文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淺談語文閱讀教學》獲得全省論文大賽一等獎,;2012年撰寫的論文《淺談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在全國新課標教學研究論文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精湛的師藝
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yǎng)具有適應時代發(fā)展的人才。一個教師不僅要會教書,,更重要的是學會育人,。朱莉注重發(fā)揮本學科的德育功能,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化在教學中。
班主任工作瑣細而繁重,,學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無巨細,,班主任都得操心,。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朱莉總是比學生起得早,、比學生睡得晚,,每天工作時間在11小時以上。繁重的工作雖然很累,,但是她認識到:班主任,,對家長,代表著學校,,肩上扛著責任,;對學生,代表著家長,,雙手履行義務,;不可能干出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但可以為教好學生付出一顆拙樸愛心,,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
朱莉善于換位思考。她經常提到的是一位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所說的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種換位思考的情感促使她對學生少了苛求,、多了寬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王宇博同學,由于父母離異,,性格變得任性,,對母親的管教產生不滿情緒,,有時甚至會干出令家人大惑不解的事情來。他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無興趣,,成績較差,朱老師多次和他談心,,批評教育,,收效都不大,放假回家后仍然整天泡網(wǎng)吧,,開學不想來上學,,家長對他也失去了信心。對此,,朱莉專門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做同學們的思想工作,要求每一個同學都要發(fā)揚團結友愛的精神,,多給王宇博一些集體溫暖,、關心和幫助,。然后朱莉帶領班長和他的一個要好同學一起去家訪,,叫他來上學。王宇博入校后,,朱莉又循循善誘,,因勢利導,鼓勵他痛改前非,,做一個好學生,,又請外語老師幫他輔導外語,請優(yōu)秀生與他結“對子”,。漸漸地,,王宇博由叛逆對抗?jié)u漸融入了班集體,但因基礎較差,,學習比較吃力,,經常反復,打退堂鼓,。朱莉就給他打氣,,幫他排除學習上的困難,蛻掉自卑心理,,對他始終緊抓不放,,一月、兩月,、一學期,、兩學期……王宇博的成績穩(wěn)步提高,,不守紀律的現(xiàn)象也根除了,學會了尊重別人,。
朱莉還善于心理輔導,。2007屆138班學生唐巧琴,因父母經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使她心理苦悶,學習受到嚴重影響,,面臨輟學,。朱老師多次和她談心,給予心理輔導,,并上門與其父母溝通,。
不但使他們夫妻冰釋前嫌,而且使唐巧琴讀完了初中,。唐巧琴畢業(yè)后多次寫信或打電話表達對朱老師的崇敬和感謝,。
彈指一揮間,二十年過去了,,朱莉在基層初中這塊教育園地里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學生的愛戴,、領導的肯定和同事們的贊許,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
記者 郭璞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