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地名,,走訪來歷,,記者總會在這其中找到一些老風景、老故事,,令老臨汾人唏噓感嘆,,讓年輕一代追蹤覓跡,。近日,,記者尋訪到一處名為興國巷的胡同,它的來歷讓人聽了也饒有興致,。
無名胡同連市農(nóng)
興國巷,,地處平陽南街中段路東,東西走向,,東起小南門巷,,西至平陽南街,南北各與新生巷和旋耕二巷相鄰,,總長約700米,,在巷子西頭路東立有路牌。
沿著巷子一路走過,,記者幾經(jīng)詢問,,很多居民都表示不清楚為什么叫興國巷。72歲的宋貴成告訴記者,,他就出生于此,,以前根本沒有巷名?!霸瓉淼南镒?,從巷子西頭至如今的文景小區(qū)為止,是一條死胡同,。巷子路南從西往東,,依次是臨汾縣二輕局經(jīng)理部、廠區(qū)和一個毛紡廠,,路北是臨汾縣工程隊,。路南的毛紡廠和路北的工程隊家屬區(qū)連成一片,興國巷的東頭是小南門村民居住地,,西頭是工廠的家屬區(qū),,屬于市農(nóng)混居區(qū)。我家介于這兩者之間,,因為毛紡廠有自來水,,為了吃水方便所以將路打通,這才有了東西貫通的巷子,?!彼硎荆瑢τ谙镒訛樯镀疬@么個名字,,并不知道,。
興國小學傳巷名
隨后,記者幾經(jīng)周折,終于在66歲的老居民賀先生處找到了興國巷名字的來歷,。
“因為這里有一個興國小學,,雖然學校已經(jīng)搬走了,但是巷子卻因此得名,?!辟R先生笑著說,原來毛紡廠的位置就是學校的原址,,廠子是臨汾縣二輕局的下屬單位,,因經(jīng)濟不景氣倒閉后,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左右,,被私人租用蓋起了教學樓,,取名為興國小學。后來學校搬走后,,這塊地方相繼蓋起了住宅樓,,于是便有了如今的文景小區(qū)。
記者穿梭于小南門和興國巷之間,,曾經(jīng)的市農(nóng)混居區(qū)早已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及現(xiàn)代化建筑,這一切正是我市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記者 亢亞莉 潘華玲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