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數(shù)千年的王朝史中,無論是王朝衰敗或興盛,后宮的女人們從來都不是可有可無的配角,,她們在自己所處的歷史時代中,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祖籍在山西翼城縣的明代萬歷皇帝之母——慈圣李太后便是其中一位。
日前,,山西古建集團考察組會同翼城縣文物局專家,,發(fā)現(xiàn)李太后的故居和祠廟遺址還在,其故事傳說仍在翼城縣境及周邊各縣廣泛流傳,。2016年,,翼城李娘娘傳說入選臨汾市第三批省級非遺項目。
李太后(,?-1611年),,翼城縣興賢坊宣莊人。據(jù)民國《翼城縣志·國戚》記載:孝定李太后,,明穆宗妃,,神宗生母。翼城人,,徙漷縣,。父偉,封武清伯”,;又載:李偉,,興賢坊人。神宗生母慈圣李太后父,。封武清伯,,進武清侯,贈安國公,?!敝局羞€記載:舊志載有南來術士,,觀翔澮間有王者氣,謂此地當出天子,。未幾,,果產(chǎn)生一慈圣李太后……”這縣志中的意思是說,李太后從小隨父親李偉流落于漷縣(今北京市通州區(qū)),,15歲進入裕王府,,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為裕王朱載垕生第三子朱翊鈞,,進而由都人(宮女)升為側妃。隆慶元年(1567年),,朱載垕即位,,是為明穆宗。同年三月,,明穆宗封李氏為貴妃,,其地位僅次于陳皇后。萬歷元年(1573年),,10歲的朱翊鈞即位,,是為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為母親李氏上尊號為慈圣皇太后,。四十二年皇太后崩,上尊謚曰孝定貞純欽仁端肅弼天祚圣皇太后,,合葬昭陵,,別祀崇先殿。
400多年過去了,,今天李太后的家鄉(xiāng)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興賢坊的地名已不存,宣莊也成為了西關村的一部分,,稱為西關南莊,。
李太后的故居位于絳源南路的西側,距翼城縣老城僅一條公路之隔,。故居舊為一座大院落,,經(jīng)過歷代改建,現(xiàn)已非原貌,。專家們在此看到,,房舍多半塌毀,院子廢棄,,瓦礫遍地,,雜草叢生,,僅存正面4孔瀕危古窯洞。窯洞通體青磚砌成,,宏偉高大,。每間寬約3米余,進深約5米,,青磚拱券,,有明清無梁殿建筑的風格。
村中李氏后裔李明志介紹,,這些窯洞就是當年李太后娘家院的原構,,院中原設石供桌,供人祭祀跪拜,。這方石供桌被村民視為圣物,,不敢挪動,但在前些年卻被人盜走了”,。
在故居窯洞背后約100米處,,便是李太后廟的舊址。據(jù)民國《翼城縣志·祠祀》記載:李太后廟在城西宣莊,,明崇禎年間建,。太后乃邑宣莊李偉女也。
少喪母,,隨父客燕……居人以后生此,,故立廟祀之?!比缃?,祠廟現(xiàn)已是一片空地。
李明志今年76歲,,他回憶:李太后廟毀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小時候還能看到殘存的墻壁和殿基。記得廟前有一通石碑,,上鐫刻: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皇帝至此,,龍行三步’,。”他說,,李太后是翼城人的驕傲,,作為李太后的族人,他倍感榮耀,。
目前,,翼城縣文物局已經(jīng)提出“李娘娘故居保護的建議”,,建議對其故居保護修繕,治理周邊環(huán)境,,并納入翼城縣老城歷史文化街區(qū)開發(fā)項目,,以服務于縣域旅游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這無疑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
據(jù)《明史》記載,,李太后性情嚴明,對萬歷皇帝從小嚴加管教,,萬歷有時不愿讀書,,李太后便馬上將他召來,讓他長時間罰跪,。每次萬歷在經(jīng)筵聽儒臣講授完畢,,李太后總是讓他在她面前模仿儒臣,,復述所講內(nèi)容,。凡到上朝之日,李太后五更時就來到萬歷的住處,,呼道:“皇上起床,。”下令左右扶起,,取水為他洗臉,,然后領著他乘車而出。
有一次,,萬歷在宴會上喝多了酒,,命內(nèi)侍唱新曲給他聽,內(nèi)侍推辭說不會,,他便取劍要殺內(nèi)侍,,幸虧左右加以勸解,才取笑割去內(nèi)侍的頭發(fā),。第二天,,李太后聽說此事,傳話給張居正,,讓他上疏切諫,,并令他為萬歷起草罪己御札,又將萬歷召來罰跪,。最后,,萬歷哭著表示保證改過才算了結。
明光宗朱常洛還未被冊立為太子時,,給事中姜應麟等上疏請求冊封太子而被貶謫,。有一天,,李太后便問萬歷不冊立太子的原因。萬歷回答:他是都人之子,?!崩钐蟠笈溃耗阋彩嵌既酥樱 比f歷聽后惶恐不已,,跪伏在地上不敢起來,。原來后宮中叫宮女為“都人”,李太后也是宮女出身,,所以她才會這么惱怒,。明光宗因此才得以立為太子。
《明史》還記載了李太后寬以待人,、嚴管家人的故事,。御史曹學程因為進言而被判死罪,李太后憐惜他的母親年老,,為他在明神宗面前講情,,將他免罪釋放。然而,,李太后的父親李偉雖被封為武清伯,,但有一次家人犯有過失,她便命宦官前去列舉其過,,并將有罪家人依法處置,。
李太后還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她所施舍創(chuàng)建的佛寺遍及全國各地,,至今仍為佛教界,、古建筑界所稱道。今天在山西境內(nèi)還完整保留了當年李太后所倡建的五臺山顯通寺銅殿,、無梁殿,、菩薩頂真容院、塔院寺大白塔,,以及太原雙塔寺(即永祚寺)舍利塔等精美建筑,。
可以說,沒有慈圣的大力推崇,,晚明佛教的社會影響會大打折扣,,也不可能呈現(xiàn)出如此繁盛的局面。她的崇佛活動為晚明佛教帶來的不僅是這些寺院的興建,,而是通過佛教復興帶來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以及文化界的活躍氣氛,,這才是最為難能可貴的。
據(jù)《三晉都市報》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