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忠延
顧炎武是江蘇省昆山市人,,他出生后就過繼給嬸母為子。嬸母是個知識婦女,,懂得很多歷史故事,,經(jīng)常講給他聽。秋天的一個夜晚,,風輕月明,,顧炎武坐在院子里聽嬸母講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少時讀書就很用心,,考中狀元,,后來當了丞相。不久北方被元人占領(lǐng),元人打過江南,,不少朝中的大官也投降了,。
可是,文天祥不投降,,繼續(xù)領(lǐng)著兵馬和元軍打仗,。
文天祥弱難敵強,戰(zhàn)敗被俘,,臨死還要朝南方的國土磕頭相拜,。他寫下這樣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顧炎武聽得大受感動,,他對嬸母說,長大要像文天祥那樣報效國家,。他說到做到,,讀書非常刻苦,。14歲時,,就讀完了《資治通鑒》,又讀《史記》和《孫吳兵法》,。他的學識在同齡人中是佼佼者,。
可惜他這么好的才學,卻屢試不中,,沒有考取功名,。
顧炎武絲毫也不灰心,他治學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報國,。他開始編寫一本歷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
正在這時,,清兵南下,,明朝滅亡了。他的生母被清兵砍斷右臂,,嬸母則絕食身亡,。從此,顧炎武為反清復明而戰(zhàn)斗,、奔走,,辛勞了大半生。45歲以后,,他來到北方,,游走于山西、山東、河北,、陜西等地,。無論走到哪里,或騎著驢,,或騎著馬,,都牽著騾子,騾子身上馱著他的圖書資料,。每到一地,,白天游走觀覽,晚上披覽典籍史料,,有所感受,,他便動筆記下。日積月累,,形成厚厚的書卷,,這就是聞名于世的《日知錄》。
顧炎武到處奔波的時候,,清朝政權(quán)日漸穩(wěn)固,,為了長治久安,,清廷招募文人學士入朝居官,。他名氣頗大,也在招募之列,,但是他堅決不去,。后來在京師,翰林院學士熊賜履招待他進餐,,席間誠邀他出山編修《明史》,。他斷然拒絕說,果有此舉,,不為介推之逃,,則為屈原之死矣!
責任編輯: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