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記者 王曉靜)日前,,我省首屆民間工藝美術大師鄭洪峨攜其長孫盼盼編著的《王寶珍剪紙作品集》,,由吉林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
王寶珍生于1915年,,是浮山縣北王鄉(xiāng)北王村人。她自幼受母親及鄉(xiāng)土藝術熏陶,,心靈手巧,,善于講故事、說戲文,、唱兒歌,,酷愛刺繡和剪紙等民間藝術。她剪下的花鳥草蟲,、亭臺樓閣,、飛禽走獸、山水人物,,活靈活現(xiàn),,剪紙風格粗獷質(zhì)樸、抽象生動,、裝飾性強,。王寶珍是一位有深厚民間文化素養(yǎng)的剪紙藝術家,也是浮山縣民間剪紙藝術重要的代表性人物,?!耙患舾咛烀髟铝粒敉脙红`芝草,,三剪鳳凰雙翅展,,四剪魚兒水上漂,五剪五百真羅漢,,六剪松柏葉兒尖,,七剪生七剪肖,八剪嫦娥手兒巧,,九剪仙女下凡來,,十剪菊花傲霜開”,這是她在絞花時唱的剪紙歌,。作為我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頗具影響力的作者,,王寶珍于1985年參加了“山西省剪紙大匯剪大獎賽”,摘得一等獎,。
本書共收錄了王寶珍生前作品近50幅,。為表達對這位藝術啟蒙老師,、親人的崇敬和懷念之情,,鄭洪峨以《藝之緣》為題為本書作序,并在《王寶珍剪紙遺作鑒賞》一文中,,對王寶珍的剪紙作品進行了鑒賞評介,,他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值得探究,,即剪紙語言豐富多變,夸張變形拙樸,,裝飾性強烈;剪紙作品單擺平放,,不受畫理局限,黑白灰處理得體,,物類形態(tài)富有變化;折疊對稱手法在王寶珍的作品中占很大的比重;人物剪紙有故事情節(jié),,寓教于樂招人喜歡。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