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誓言 一生作答
——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紀念日
特別節(jié)目
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廣播電視臺制作的《一句誓言 一生作答——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紀念日特別節(jié)目》已于6月30日首播,?!?/p>
在90多分鐘的節(jié)目里,,一個個感人故事,、一聲聲赤誠傾訴,、一滴滴滾燙淚珠,,飽含豐厚的精神滋養(yǎng),詮釋“一句誓言,,一生作答”這八個字的千鈞分量,,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激勵3700萬三晉兒女永遠聽黨話、跟黨走,;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在轉型發(fā)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乘勢而上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這是一個好記者講述的好故事
記者用三年的時間
追尋到一個答案
“被別人需要,我就幸?!?/strong>
“被別人需要,,我就幸福”
講述人:陳霞(山西廣播電視臺記者)
照片上這個挑水的女人叫劉桂珍,,身高1米53,、體重80多斤,一副瘦弱的肩膀卻扛著四副重擔,。她當了42年村醫(yī),、29年鄉(xiāng)村教師、22年村支書,、17年村主任,,這四副擔子的工齡加起來,足夠別人干上兩輩子,。
20多年來,,劉桂珍的每一天都是這樣度過的。早上5點起床,,趕在7點孩子們早讀之前,,把該出的門診盡量出完。實在分身無術時,,她就一邊上課,,一邊叼空兒給病人輸液。
就是這間常常被兼做醫(yī)務室的教室,,29年來,,沒讓周邊三個村的一個孩子輟學,成績還一直在全鄉(xiāng)名列前茅。
下課了,,一腳剛跨出教室門,,就有村民喊她趕緊到地里去,收購油松苗的來了,,大伙兒都等她拿主意,。
從三年前我們第一次走近劉桂珍,,就一直試圖尋找一個答案:到底是什么樣的動力,、什么樣的信念,支撐著這個農(nóng)家女人把四副哪個都不輕的擔子全都扛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那句讓她用一生去作答的誓言,究竟是什么呢,?
三年后的一個夏日,,我和桂珍姐在她家的小院兒里聊天,同事隨手拍下了這組照片,。當我看到這一張張笑臉時,,那個擱在心上整整三年的“問號”突然間變成了“感嘆號”。
您看這些笑臉,,是不是每一張都散發(fā)著一種滿足,,和因為滿足而生發(fā)出的幸福?
劉桂珍說,,她天天都覺得很滿足,。村民生病給看好了,很滿足,;孩子們掌握了運算法則,,很滿足;誰家托她辦事辦成了,,很滿足,;眼看鄉(xiāng)親們?nèi)兆右惶毂纫惶旌昧耍軡M足,!
“被別人需要,,我就幸福!”這,,就是一位共產(chǎn)黨員的幸福觀,!
入黨時,劉桂珍曾問過父親:“怎樣才算一名好黨員,?”父親是一名老黨員,,也是段家灣村的第一任村支書。對女兒的這個問題,他只說了一句話:“心里裝著別人,,不占便宜,、不存私心?!?/p>
是?。∫驗樾睦镅b滿別人,,那個“小我”就沒了位置,。
因為沒有了“小我”,全村20多戶100多村民的每一份獲得感,,都會讓她覺得很滿足,;因為沒有了“小我”,她扛著四副重擔,、守著四塊“責任田”,,領著千把塊的月工資,卻也那么滿足,;因為沒有了“小我”,,她42年來看病從不收費,還把政府給她每月400元的村醫(yī)補貼拿去給貧困戶墊付新農(nóng)合醫(yī)保,。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绷暯娇倳涍@句鏗鏘的誓言,,不正是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應有的回答嗎?
其實,,在桂珍姐心中,,也曾有過那個“小我”。
42年前,,她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一門心思想考大學當法官??筛赣H卻非讓她去當村醫(yī),,理由是“全村年輕人數(shù)你有文化,你不干誰干,?”不大情愿的劉桂珍一邊參加村醫(yī)培訓,,一邊偷偷復習準備高考??删驮诟呖寄翘?,她騎著自行車往縣城趕,,心里卻開始一路上翻騰。
“到底該考大學,,還是當一輩子村醫(yī),?”也許在我們看來這是一道無需選擇的選擇題,她有一萬個理由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僧斈甑默F(xiàn)實是,劉桂珍是周邊五個村唯一的村醫(yī),,沒有她,,村民們有個頭疼腦熱,就得背著病人走一個半小時山路去鄉(xiāng)衛(wèi)生所看病,。
“你不干誰干,?”想起父親那句話,腳下的車子越蹬越?jīng)]勁兒,。心神不定的劉桂珍撞了人,也因此耽誤了考試時間,,可就在那一刻,,她卻突然釋懷了:“嗨,命中注定我就應該守著他們一輩子吧,!”讓我驚訝的是,,說這話時劉桂珍臉上沒有一絲遺憾,反而露出一份小確幸的,、挺滿足的笑,。
后來,村里唯一的小學教師也嫌工資少,、條件苦,,撂挑子不干了,劉桂珍又執(zhí)起了教鞭,。1996年,,段家灣村“兩委”換屆,有點能耐的人都到外地打工不愿意接班,,大家希望劉桂珍能接手干,。而這回,還沒等父親說那句“你不干誰干”,,劉桂珍就一口應承下來了,。她說,那幾天,,一件件往事一直在她的腦海里轉悠,。
劉桂珍說:“有一次,早晨下來叫我給他老婆看病,我一上去人家老婆把飯已經(jīng)做好了,,雖然是下的方便面,,一個碗里竟然給我盛好了5個雞蛋?!?/p>
5個雞蛋一口吃不下,,卻一直擱在了桂珍姐心上。就為這一份放不下的情誼,,2003年,,已經(jīng)身兼村醫(yī)、老師,、村支書三職的劉桂珍又把村委主任的擔子也扛了起來,。
從2009年開始,她帶領大伙兒種油松苗,,把全村人均收入從1000多元提高到了上萬元,。兜里有了閑錢的村民們都紛紛把孩子們送到縣城讀書,現(xiàn)在,,村小學唯一的一個學生也很快就要畢業(yè),,劉桂珍這四副擔子終于能卸下一副了。她說:“等我這肩上的擔子一副一副都卸下來了,,就說明鄉(xiāng)親們都奔更好的日子去了,。”說到這里時,,她笑得特別開心,。
臨別時我問了桂珍姐最后一個問題:“如果現(xiàn)在這四份工作讓你選一個,你會選什么,?”她想了好半天,,這樣回答:“我會選村醫(yī)?!?/p>
是?。〖幢隳奶焖母睋佣夹断铝?,她心里,,也再也找不回那個“小我”了,因為她早已習慣,,被別人需要,,自己才會幸福。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