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題: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一線故事
新華社記者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事業(yè)及教育工作者,,勉勵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xiàn)代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讓我們走近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傾聽來自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一線的故事,。
一次次向偏遠山村“逆行”
“我馬上要從城區(qū)學校回村小教書了?!?/p>
新學期開始,,當和楊明聊起新的工作計劃時,他的回答十分堅定,。
25歲時被一則愛心支教的新聞報道所打動,,楊明放棄沿海地區(qū)高薪工作,志愿到烏蒙山區(qū)支教,,在黔西市的偏遠山村小學一待就是11年,。如今,在位于黔西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qū)配套的錦繡學校任教不到3年,,他又即將回到鄉(xiāng)村小學,。
2009年,剛踏上貴州的志愿支教路,,楊明就選擇了黔西市最偏遠的金碧鎮(zhèn)楊家店村瓦廠小學,。
那天,沿著崎嶇的山路,,楊明搭乘摩托車來到小學門口,。眼前,一棟破舊的教學樓就是學校的全部,。學校所在地缺水嚴重,,且交通不便,楊明要自己挑水做飯,,外出,、家訪全靠走路。
那一年,,他重點走訪了20多戶偏遠貧困家庭,,有時候因為路程太遠不得不寄宿在農(nóng)戶家。
一年時光轉(zhuǎn)瞬即逝,,同批人相繼離開,,楊明卻選擇留下來?!翱粗⒆觽冊谧x書中追尋夢想,,我堅定要當好一名鄉(xiāng)村教師?!睏蠲髡f,。
得知更偏遠的觀音洞鎮(zhèn)景山小學缺教師時,楊明果斷選擇去那里教書,。
這是一所位于半山腰的鄉(xiāng)村小學,,有100多名學生,。楊明不僅要備課、上課,、家訪,,還要安裝水管、修補屋頂,,維護學校老化設施,。
學校留守兒童較多,輟學率也比較高,。楊明和孩子們談心,、交朋友。耐心的引導和關心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也更懂得學習,。
從志愿支教到特崗留任,這期間,,他有很多機會離開鄉(xiāng)村,,但卻一次次選擇留下。
“其實在哪里工作都很有意義,,但對我而言,,這里的鄉(xiāng)村小學更需要老師?!睏蠲髡f,。
采訪楊明時,他反復念叨三個字——被需要,。
這些年,,楊明始終割舍不下鄉(xiāng)村教育和那里的孩子,。他說:“我就是想讓孩子們相信讀書的力量,,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p>
一個擁有理想信念的教師,,才能在孩子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他們遵循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心無旁騖地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理想,。
這份純粹的信念,支持著千千萬萬像楊明一樣的教師,,不斷把青春鐫刻在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征程上,。
三代園丁共育桃李
“我家三代從教,父親是老師,,我是老師,,子女也是老師,。”學術團體負責人,、科研人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眾多身份中,唯有教師,,最令張瑞甫自豪,。
張瑞甫是山東曲阜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作為恢復高考后第一屆大學生,,他畢業(yè)留校任教至今,,一直活躍在教學科研一線。
“當年受父親影響,,我報考了師范專業(yè),。”張瑞甫說,。
在兒子張乾坤看來,,爺爺和父親的言傳身教時刻陪伴著他。張乾坤回憶:“小時候,,經(jīng)常有學生到家里請教我父親,,大家邊包餃子邊聊天,客廳成了第二講堂,?!睙狒[場景潛移默化影響著張乾坤和姐姐,兩人畢業(yè)后也當了老師,。
讓張瑞甫欣慰的是,,學生學業(yè)有進步、事業(yè)結(jié)碩果,。
有位學生因家里老人生病經(jīng)濟拮據(jù),,想放棄學業(yè)。張瑞甫知道后,,把自己的工資捐出來,,還到處奔走幫他籌錢,并開導他:“大學是學習的大好時光,,一定要珍惜,。”幾經(jīng)溝通,,這名學生安下心來學習,,并順利完成學業(yè)?!澳鷮ξ沂且鄮熞喔浮笨吹綄W生來信中的感言,,張瑞甫眼眶濕潤了,。
“大學階段是人生的關鍵階段,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弊鳛槿珖7督處?、全國高校優(yōu)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張瑞甫的學生遍布全國,,在各自崗位發(fā)光發(fā)熱,。
“每當聽到學生們一句句‘張老師好’,我就特別有成就感,?!睆埲鸶Ω锌馈?/p>
“我們家族現(xiàn)在有50多位老師,?!睆埲鸶︱湴恋卣f。
采訪時,,我一直想探究,,到底是什么力量,能使這份教書育人的事業(yè)薪火相傳,?
年輕時的張瑞甫曾問過父親如何擇業(yè),,父親說:“當教師吧,這是個高尚的職業(yè),?!?/p>
崇德向善、尊師重教,、立德樹人,,這是張瑞甫家追求的光榮事業(yè)。
擁有源源不斷的好老師,,是國家發(fā)展的根本依靠,、未來依托,?!叭绶酃P,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备嘟逃ぷ髡哒龘斊鸾ㄔO教育強國的職責使命,。
讓編程語言“活”起來
高克寧的課生動有趣,,即使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也能聽得懂。
在東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教授高克寧的課常常座無虛席,。
從教24年,高克寧遇到過很多對C語言課程“頭疼”的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但她善于應用最新的信息通信技術,,教授學科知識。
她說:“就像記英語單詞一樣,,背單詞很枯燥,,但場景記憶就會非常容易。我把C語言和應用場景結(jié)合起來,,這樣就能利于學生完成程序設計,。”
課堂上,,高克寧設計各種能吸引學生的應用場景,,“如何用代碼設計表白的心?”“共享單車的分段計費有哪些程序思維,?”“如何識別不同的汽車牌照,?”
她與幾位老師曾建起C語言課程在線學習網(wǎng)站,用講義,、代碼資源,、交互式動畫課件,讓編程語言“活”起來,。
高克寧帶領團隊開發(fā)的編程訓練系統(tǒng),,讓學生自己編題“守擂”,別的同學來“攻擂”,,極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老師帶著我們準備推出印有二維碼的教材,掃碼就能看到課件,,實現(xiàn)傳統(tǒng)紙質(zhì)教材和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深度結(jié)合,。”同事趙長寬說,。
高克寧說:“扎實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承擔著新時代理工科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使命,,我要應用前沿技術,讓學生從計算機科學的視角思考本專業(yè)的問題,?!?/p>
讓高克寧聊聊自己,她一時語塞,。面對3項國家級教學獎勵,、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她說:“我不過是一名普通的老師,我只是熱愛我的事業(yè),?!?/p>
像高克寧這樣的一線教師,他們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推進科研創(chuàng)新,,深刻把握時代潮流和國家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思維能力,。
強教必先強師,。高克寧們不斷更新前沿知識。他們?nèi)〉玫某删?,靠的從不是運氣,,而是扎實學識賦予的底氣。
用心靈感受世界
視力突然從0.2下降到0.04,,鄺敏慧也曾崩潰過,。
22年前,32歲的鄺敏慧不得不離開工作了14年的普通學校教師崗位,,在同是特教教師的父母建議下,,她投身特殊教育,來到專門從事視障學生教育的廣東省廣州市啟明學校,。
“我的眼睛跟你們一樣,,都缺少光彩。雖然看不見,,但我們可以用心靈感受世界,。”剛到學校,,鄺敏慧用這句話勉勵學生,,也勉勵自己。
憑著對教育的熱愛,,鄺敏慧僅用2個月就掌握盲文,,迅速投入到教學中。
視障孩子對語言的理解需要更多輔助手段,?!氨仨氉鹬匾曊虾⒆拥膶W習規(guī)律,,沉下心,,慢下來,。”鄺敏慧定下目標——用“愛”探索更適合視障孩子的教學方法,。
在學《烏鴉喝水》時,,為幫孩子們理解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鄺敏慧讓學生把手指放進水杯,,然后一塊塊放石頭,。“原來水只到指尖,,現(xiàn)在到了手指中間,,最后到了手指根部,這個過程就叫‘漸漸’,。水位升高了,,烏鴉就喝到水了?!彼职咽忠龑總€孩子去觸摸,。
學校里約四分之一的孩子合并了多重障礙,需要老師用微笑,、撫摸,、擁抱去接納、去化解,。
小芬是個孤兒,,有嚴重情緒障礙,常常吵鬧,、掀桌子,。鄺敏慧想法子接近她、安慰她,,甚至扮演母親的角色,,幫她度過了青春期女孩子的特殊階段。
有次,,鄺敏慧給一個視障合并自閉癥的孩子做個別化教學,,孩子一進門就緊緊摟住她的脖子?!拔以较敕潘聛?,他就摟得越緊,我索性抱住他,,慢慢搖著給他唱歌,。”孩子終于平靜下來。
鄺敏慧教過的不少孩子考上大專院校,、走上工作崗位,、擁有美滿家庭……她的愛和鼓勵讓孩子們懂得,六點盲文一樣可以譜寫精彩人生,。
時隔11年再次采訪鄺敏慧,,她臉上的笑容更多了。
“還記得你跟我一起去家訪的權(quán)權(quán)嗎,?他已經(jīng)考上大學啦”“全盲且輕度自閉的彬彬,,前年也考上了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小芬打電話說她已經(jīng)當媽媽了”……自豪地說起自己的學生時,鄺敏慧既欣慰,,又哽咽,。
與特教老師朝夕相處的,是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殘疾甚至是多重殘疾的孩子。正是因為老師們的愛和付出,,越來越多的殘障孩子才能夠去追求他們的夢想,,實現(xiàn)屬于他們的美好人生。(記者王念,、楊文,、駱飛、王瑩,、鄭天虹,、劉藝淳)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