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洪洞縣廣勝寺鎮(zhèn)嚴家莊村為獨姓村,,嚴家有三大門宗,即中門,、東門,、西門,早先村里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比比皆是,,時下僅有村東的樓院保存較為完整,。日前記者探訪時發(fā)現(xiàn),大院的變遷與中國近代史上鴉片戰(zhàn)爭有著千絲萬鏤的聯(lián)系,。
樓院建于道光二十八年
花甲老人嚴威展談到東樓院時說:這個樓院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是最好的一座,也是最后一座,?!?/p>
從現(xiàn)有的殘垣斷壁看,這是清代富裕人家建造的高墻大院,。三進式院落還能看到輪廓,。二道門的木廊雕塑雖被人為破壞,卻還能看到精雕細刻的痕跡,。
北房是正房,,明三暗五結構,下邊是窯洞,,上邊是二架梁硬山頂瓦房,。“原先站在院中看,,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二層樓,,現(xiàn)在看,一層是窯洞,,二層只有屋脊還維持原樣,。”堅守在該院的77歲古稀老人嚴學義介紹,。
東西廂房各為三間磚木結構二層樓,,歇山頂兩面坡,一層住人,,中間是客廳,,兩邊是火炕。二層是用木梁做支撐,,上鋪木板,,主要用來存放糧食與雜物,。
“嚴威展雖然年齡比我小幾歲,但他的輩份比我大,,我得叫他叔叔,。”嚴學義老人介紹,,南房早先是嚴家的祠堂,,全部裝得是軟花門,那窗花極其漂亮,,可惜十幾年前被人拆掉賣了,。
在該院北房的西北角是上北二層的樓梯,在木梁上仍能看到“大清道光戊申年(公元1848年)丙子日吉時位上梁,,監(jiān)生嚴克镕,,男州同文統(tǒng),孫國棟創(chuàng)建”字樣,。而清代的監(jiān)生有舉監(jiān),、貢監(jiān),貢監(jiān)也叫優(yōu)監(jiān),,表示從生員(秀才)中選拔優(yōu)秀的人去國子監(jiān)讀書,。嚴克镕到底是哪一類監(jiān)生尚不知曉。其子文統(tǒng)是州同,,在清代屬從六品官員,,是知州的佐官,分掌督糧,、捕盜,、海防、江防,、水利諸事,。文統(tǒng)是何方州同,他們的后人也不清楚,。
曾祖將南庭典當
“曾祖父叫什么已記不清,他染上了抽大煙的惡習,,便將南庭當了,。”嚴學義說道,,這個院子到了他這一代,,分成了十幾股,股份比較大的是嚴威展家,。
曾祖父敗家后,,爺爺嚴丙南就成了別人家的雇工,。雇主看到他老實、勤懇,,還給他娶了媳婦,,他在雇主家生兒育女,一干就是15年,,土改期間贖回了南庭,。
母親是南官莊人
王國鳳是洪洞南官莊人,她嫁到嚴家才知道婆婆也是南官莊人,。
嚴學義說,,母親是南官莊樊家之后,姊妹3個,,母親叫樊小女,。在那戰(zhàn)亂年代,姥爺染上賭博惡習后,,便將母親賣到了爺爺家,,隨后母親成了父親嚴德勝的媳婦。
姥爺賭博起來啥也不顧,,舅舅那時年齡還小,,在南官莊村口玩時,被一支過路的部隊抓到內蒙古,,解放后舅舅回到洪洞,,幾經周折才找到了他們。
歷經168年風雨,,嚴家東樓院雖然破敗,,但依舊古香古色,見證了歷史,,傳承著文明,。
記者 王隰斌
責任編輯:實習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