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秋日的洪洞縣大槐樹文化中心廣場,,燈火輝煌、歌聲悠揚,。洪洞縣“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yōu)秀歌曲合唱大賽展演活動在這里舉行,。19支代表隊先后登臺演唱紅色歌曲,昂揚向上的旋律回蕩在槐鄉(xiāng)大地,,鼓舞著全縣人民斗志,。這只是洪洞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的眾多活動中的一項內容。行走在槐鄉(xiāng)大地,,文明氣息撲面而來,,一項項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xù)深入移風易俗的活動在全縣城鄉(xiāng)廣泛開展。
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把群眾組織起來,、凝聚起來,,使廣大干部群眾行動起來、文明起來……今年5月以來,,作為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首批唯一試點縣——洪洞縣聚焦群眾需求,,致力于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探索出一條資源高度融合,、志愿服務深入人心,、群眾樂于便于參與的文明實踐新路。
一支接地氣能戰(zhàn)斗的志愿者隊伍
9月20日,,在洪洞縣中心廣場,,洪洞縣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理事張慶奎和伙伴們舉行免費發(fā)放黃手環(huán)活動,現(xiàn)場為領取黃手環(huán)的老人進行登記,,同時向他們介紹了活動情況和黃手環(huán)的意義,、目的以及使用方法。張慶奎告訴記者,,作為洪洞縣12支特色文明實踐隊伍的一支,,洪洞縣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經(jīng)常性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qū)、農村開展各類公益活動,,為文明洪洞建設出力,。隨著文明洪洞建設的深入開展,近年來,,洪洞縣涌現(xiàn)出一大批熱衷愛心志愿服務的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和社會愛心人士,,各種形式的愛心志愿服務活動得以蓬勃開展。洪洞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秦紅介紹說,,目前全縣已注冊的志愿者達10萬余人,,分布在各個行業(yè),這些志愿組織和志愿者是開展文明實踐的一支重要力量,。
為充分發(fā)揮志愿者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的主力軍作用,洪洞縣對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志愿服務隊伍和社會愛心人士志愿服務隊伍進行了整合,,組成了“1+12+N”志愿隊伍體系:“1”,,即成立洪洞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由縣委書記擔任總隊長,,高規(guī)格的文明實踐“司令部”充分調動起全縣志愿者資源,;“12”,即整合了12支文明實踐特色志愿服務隊伍,包括理論宣講,、黨員,、農業(yè)農村、法律援助,、醫(yī)療衛(wèi)生,、文藝工作、退役軍人,、文明校園,、巾幗、藍天救援10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和洪洞縣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愛心公益聯(lián)合會,,組建了有機構、有陣地,、有載體的文明實踐“集團軍”,;“N”,即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發(fā)展,、培育的一批全覆蓋,、全方位、全領域的文明實踐小分隊,。
為了激勵志愿者的熱情和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活動中來,,洪洞縣以形式多樣的保障和激勵措施營造良好氛圍,制定了《洪洞縣志愿服務積分細則(試行)》,,將志愿者的服務時長和質量轉化為志愿活動積分,,根據(jù)活動積分可在“志愿者愛心積分兌換點”享受優(yōu)惠;愛心企業(yè)又可以根據(jù)自己獻出的“愛心積分”得到相應的志愿服務,,使志愿服務的“單向愛心流動”變?yōu)檎芰康摹半p向循環(huán)”,。同時,對工作活躍,、社會影響力大,、群眾反響好的志愿服務隊(個人)和實踐所(站)給予重點支持,進行表彰獎勵,。同時,,洪洞縣對志愿者進行登記造冊,對志愿者服務情況進行實時記錄,,對志愿服務活動信息及時歸類整理,,并對作出杰出貢獻的志愿服務團體和個人在平臺進行通報表揚,打造了文明實踐信息互通共享的工作平臺,。
強有力的志愿服務隊伍有效推動了洪洞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向縱深推進,,蓬勃開展的文明實踐活動也極大地鍛煉,、提升了志愿者的素質和能力。78歲的趙家榮老人,,多年來一直志愿為群眾講解天文知識,。每天9點鐘,他都會按時來到洪洞縣圖書館的天文科普區(qū)為前來參觀的人們義務講解,,還自費購置了天文儀器和模型,,甚至還曾前往北京參加天文學講座,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講解更生動,、更準確,。趙家榮說:“能在有生之年為學生講解天文知識,為國家和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為國家的發(fā)展作出一點貢獻,,對我來說是最有意義的事!”
一個群眾喜聞樂見的實踐體系
在洪洞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記者見到一套共六冊的《洪洞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教材》,,內容涵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新風,、科技等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這套教材是洪洞縣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專門編寫的,緊密結合洪洞實際,,寓教于樂,,通俗易懂,成為傳,、踐活動的有效載體,。洪洞縣在“傳播”上下功夫,在“實踐”上做文章,,注重“傳”“踐”結合,,確定了“六傳六踐”的實踐內容,極大豐富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容,。
做好“傳思想,、踐理論”的學習文章。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組建了宣講團,,深入田間地頭,、廠礦車間、機關鄉(xiāng)村開展新思想主題宣講,。文明校園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校園活動,。
做精“傳政策、踐精神”的普及文章,。黨員志愿服務隊組成“改革創(chuàng)新先進經(jīng)驗巡回宣講團”在全縣開展巡回宣講,;農業(yè)農村志愿服務隊編印了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系列宣傳資料,,將黨的惠民政策送到貧困群眾手中,;法律援助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一村(社區(qū))一法律顧問”活動,實施“免費法律咨詢便民工程”,,加大農村法律援助宣講力度,。
做實“傳道德、踐文明”的引導文章,。該縣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貫穿精神文明建設的主線,,大力開展誠信建設、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我們的節(jié)日”“學雷鋒”志愿服務等活動,;推動基層普遍建立了文明理事會,深入開展“踐行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活動,。
做足“傳文化、踐規(guī)范”的傳承文章,。由洪洞縣20多家縣直單位的志愿者組成的科技,、文化、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隊伍,,廣泛開展系列惠民,、樂民、富民活動,。國家一級文化館洪洞縣文化館,,也為全縣群眾提供了15個門類的公益免費文化服務項目。
做優(yōu)“傳新風,、踐禮儀”的培育文章,。全縣“家和萬事興”家風家教主題展吸引了3萬多人次參觀學習;媽媽愛心服務團作為全縣文明實踐年齡最大的志愿服務團體,,在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郭世玉的帶領下,,熱心公益,積極傳播文明家庭新風尚,。通過傳新風,、踐禮儀,培育時代新人,,開啟了洪洞文明實踐活動的新風氣,。
做強“傳科技,、踐本領”的提升文章。農業(yè)農村志愿服務隊開展了“送優(yōu)種,、傳技術”培訓志愿服務活動,;巾幗志愿服務隊舉辦了婦女編制協(xié)會訂單培訓班;縣科協(xié)舉辦的“入企進村”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科普講座進校園深受歡迎,。
“六傳六踐”的廣泛開展,增強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實效性和感染力,,受到城鄉(xiāng)群眾的廣泛歡迎,。
一個直通群眾的服務平臺
9月19日上午9時,柴村村民張娟準時來到廣勝寺鎮(zhèn)綜合文化站,,通過云視訊互動平臺學習電子琴演奏,。老師通過網(wǎng)絡授課的形式,為相距數(shù)十公里的學員授課,。張娟說:“小時候就喜歡電子琴,,但沒有條件。現(xiàn)在條件好了,,自己買了架電子琴,,但沒有老師教,進步很慢,。如今洪洞縣文化館在鄉(xiāng)鎮(zhèn)建立了分館,,安裝了云視訊互動培訓設備,定期開展樂器培訓,,咱在家門口就可以免費接受名師的培訓,,真是太方便了!”
為適應時代的快速發(fā)展,,洪洞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宣傳載體上狠下功夫,,“線上”做實功、“線下”用實招,,“線上”“線下”實現(xiàn)聯(lián)通,,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打造成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服務平臺。
聚焦“線上”,,洪洞縣著眼于實現(xiàn)移動化,、互動化,充分利用數(shù)字媒體,、觸摸媒體等新型媒介,,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和新媒體技術,,打造了三大網(wǎng)絡平臺,為全縣16個鄉(xiāng)鎮(zhèn)文化館分館配備了文化輔導云視訊互動培訓設備,,舉辦了廣場舞,、古箏、電子琴和文化講座等公益培訓,,使群眾就近即可享受到均等化高質量的文化服務。優(yōu)化了智慧洪洞手機移動平臺,,開通了《洪洞實踐》板塊,,設立了實踐陣地、實踐隊伍,、實踐內容,、實踐活動、實踐評價等頻道,。同時,,搶抓全省縣級融媒體試點建設有利契機,采用“媒體+政務+服務”模式,,打造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開通了活動動態(tài)、實踐陣地,、志愿服務隊伍,、志愿服務內容、群眾點單,、志愿者招募等板塊,,及時發(fā)布文明實踐活動內容和信息,交流工作情況,。
聚焦“線下”,,洪洞縣著眼于增強功能性、交流性,,建立了接地氣,、面對面的理論宣講平臺,特色強,、促振興的教育服務平臺,,覆蓋全、功能全的文化服務平臺,,傳知識,、教本領的科技科普服務平臺和分布廣、標準高的健身體育服務等五大平臺,。線上,、線下平臺的融合搭建,,使得文明實踐切實融入了群眾日常生活,真正做到了群眾在哪里,,哪里有需求,,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記者 李永軍 劉文軍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