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走,,到文化廣場扭秧歌,、跳舞去,!”7月26日一大早,,霍州市辛置鎮(zhèn)宋莊村村民朱蘭薈和姐妹們不約而同,,結伴前往該村文化廣場休閑健身,。
走在新硬化的街道上,朱蘭薈春風滿面,,格外精神,。她樂呵呵地對記者說:“以前,我們除了看電視,、串門聊天,、打打麻將外,就沒有其他娛樂方式了?,F在,,村里人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我們也能像城里人一樣有自己的健身,、休閑,、娛樂的地方了。”盛夏時節(jié)的宋莊村,,垂柳拂面,、生機盎然,筆直寬敞的柏油馬路,、整齊劃一的農民新居,,村里村外干凈整潔,家家戶戶樹綠花紅,,寬闊的文化健身廣場配備了各種健身器械等,,村民們進進出出其樂無窮……處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農村美景。
記者來到文化廣場時,,這里已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設施齊全的文化活動廣場,、敞亮整潔的舞臺前,,村民們結伴聚集在這里,個個喜笑顏開,,排演起廣場秧歌舞,,“導演”郭俊英站在最前面,正有板有眼做著示范,。
郭俊英今年72歲,,頭發(fā)花白,精神矍鑠,,曾參加過專門的秧歌培訓,。在她的帶領下,隊員們個個喜笑顏開,,神采飛揚,,手中的紅綢隨著節(jié)奏飛舞,舞步矯健,,精神煥發(fā),,展示了村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煥發(fā)出的嶄新風貌,表達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齊的列隊婀娜多姿,,變換的舞步活力四射,她們是一群喜歡文藝的農村婦女,,更是一群充滿樂趣的大媽大嬸,,走進她們中間,記者被那份喜悅與快樂深深感染,。
趁著秧歌隊中場休息之際,,記者和她們拉起了家常,。郭俊英介紹說:“現在咱農民富裕起來了,農閑時節(jié),,大家組織起來開展文藝活動,,這不僅豐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促進了鄉(xiāng)風文明建設,。我們這支秧歌隊報名的隊員絡繹不絕,目前已經有13名,,年齡最大的72歲,,年齡最小的33歲,而且人數也逐步增加,,我們有個響亮的名字——‘大媽’舞蹈隊,!”村民周芳麗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秧歌隊的服裝、器具全部是隊員們自籌資金購置的,,音響由范桂英無償提供,,紅綢由朱蘭薈購買,手套由楊曉麗提供……大家伙兒一聽有活動了,,精神勁兒特別足,,甭提有多高興了,并邀請專業(yè)老師進行現場指導,,我們的秧歌不僅在廣場跳,,而且還要參加村里的廟會表演呢!”快人快語的村民任蘭平接過話茬:“我從小就愛跳舞,、扭秧歌,,自從文化廣場建起來后,我們有空就來這里跳跳舞,、唱唱歌,,心情好了,鄰里關系和諧了,,生活特別充實,,有益于身心健康,。以前文化廣場只是老人和孩子們的鍛煉場地,,自從我們學會了扭秧歌、廣場舞,,我?guī)缀跆焯於嫉竭@里來健身,、跳舞、唱歌,,如今村里人文明健身的多了,,打麻將的少了,;談論發(fā)家致富的多了,吵嘴打架的少了,,文化廣場成為了全村人的樂園……”說起近年來村里的文化活動,,村民們如數家珍。
傍晚時分,,廣場上的路燈齊刷刷亮了起來,,村民們有的踢毽子、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邊聊天邊鍛煉,,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們個個喜笑顏開,在人群里盡情地玩耍,。隨著音樂的響起,,廣場便熱鬧了起來,村民們齊聚這里,,扭起了秧歌,,唱起了紅歌,跳起了廣場舞……盡情暢享休閑健身帶來的樂趣,。
采訪接近尾聲時,,郭俊英滿懷信心地說:“我們村的鄉(xiāng)村文化紅火著呢!咱農民現在的生活跟城里人沒啥兩樣,!下一步,,我們還將組織開展合唱、鑼鼓,、太極拳,、戲曲表演和拔河、撲克,、象棋,、籃球比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并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節(jié)目編排,,打造宋莊村特有的文化品牌,。”(范韶華)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