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頭裹白羊肚手巾,、身披黃綢羊毛大氅,、腰扎大紅腰帶的老漢,,一手拿長桿旱煙袋,,一手牽披紅掛綠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毛驢……但凡到過壺口瀑布風景區(qū)的游客,,多半會對這樣頗具山陜風情的畫面印象深刻。而張國保就是眾多牽驢老漢中的一位,。
張國保老漢和他的小毛驢。
前不久的6月18日,,張國保和同伴牽著他們的小毛驢登上了《人說山西好風光》第二季的競演舞臺,,為臨汾旅游代言,為我市申辦旅發(fā)大會加油助威,。雖然不曾像同伴那樣操著一口“吉縣英語”介紹壺口瀑布,,但站臺的他和他的小毛驢無疑也是現(xiàn)場的主角。7月初,,記者在壺口瀑布風景區(qū)見到了張國保,。提及彼時的情景,眼前這位膚色黝黑,、滿臉皺紋的老漢憨厚地笑著,,手舞足蹈地描述了親見的大場面和內(nèi)心的自豪感。
張國保今年76歲,,吉縣壺口鎮(zhèn)中市村人,。早年間,他牽著自家的毛驢來到壺口瀑布邊尋覓商機,,游客不僅十分樂意租他的毛驢拍照留念,,而且有時把他當成模特也攝入了照片?!安挥^壺口大瀑布,,難識黃河真面目”。隨著壺口瀑布的名氣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他的生意因此越來越好。上世紀末,壺口瀑布風景區(qū)開辟了“騎毛驢,,游壺口”旅游項目,,像張國保一樣祖祖輩輩務農(nóng)的莊稼漢,紛紛牽著毛驢走出家門,、走下山坡,,來到壺口岸邊搞起了旅游服務業(yè),質(zhì)樸而富有地域特色的“毛驢隊”儼然成為景區(qū)一道亮麗的風景,。
黃河日夜奔騰,,壺口瀑布的凜冽河風吹打著老漢們的臉龐,也給他們帶來了財富?,F(xiàn)在,,“毛驢隊”有30人。為了規(guī)范經(jīng)營秩序,,也為了更好地展示黃河風情,,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把他們分成了兩班,一天一班,,一班15人,,還設計、制作了統(tǒng)一的服裝,。每當輪到自己的班時,,張國保就會穿戴停當,牽著小毛驢準時來到景區(qū)招攬生意,,一天下來能掙個百八十元,,遇到春節(jié)、國慶黃金周和其他的小長假,,收入還會翻倍,。粗略估算,他一年能收入3萬多元,。
很有名氣的張國保老漢憑著在壺口景區(qū)的旅游服務收入,,以及自家4畝蘋果園的收成,這些年來供養(yǎng)了兩個兒子上學,、成家,。談及這些經(jīng)歷,他說:“人們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村鄰近壺口,這些年大伙兒就是靠著瀑布致了富,,希望壺口景區(qū)發(fā)展得越來越好,。”記者 孫宗林 文/圖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