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我們聽慣了母親給孩子布置作業(yè),極少聽說有孩子給母親布置作業(yè)的,,然而,近日,,一篇兒子給母親布置的“作文”在其朋友圈及家人群發(fā)布后,,引起很大反響。
這對母子是吉縣的蘭家印,、洛占敏,。
聊起為母親布置“作文”的初衷,洛占敏說:近年來,,手機的危害相信大家都能感覺到,。每次去看老媽,她都會說眼睛酸疼,。她也知道是看手機看的,,但總是控制不了自己。于是我就想辦法把老媽的眼神從手機上移開,,不厭其煩地鼓勵她寫點東西,,回憶回憶以前的點點滴滴?!笨墒?,洛占敏的母親蘭家印總是推脫自己“寫不了,寫不好,?!?/p>
蘭家印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高中生,原在事業(yè)單位從事會計工作,,已經退休二十多年了,,雖然有一定的文化功底,但畢竟幾十年沒寫過文字了,,心里很忐忑,,總怕自己寫不好,并且,,老一輩人很含蓄,,大多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更何況用文字去表達,,她遲遲沒有動筆,。
為了鼓勵母親拿起筆,,洛占敏煞費苦心,,他想來想去,,決定從視覺沖擊心靈,開啟母親回憶往事的“閘門”,,他從電腦上翻出一張十幾年前拍的外婆家老院子的照片讓老媽看,,“要求”她以這張照片為題,寫篇“作文”,,鼓勵她“這比有些轉來的雞湯更有意義,。”隨后還給老媽簡單拉了個提綱,,在這張照片的“刺激”下,,72歲的蘭家印終于完成了一篇兒子布置的“作文”。
蘭家印老人說:“那張不起眼的照片,,讓我徹夜難眠,,從我記事起,那里所有的生活細節(jié)像過電影一樣,,全展現在我眼前,,畫面讓我時而露出幸福的微笑,時而淚流滿面……我的心一直難以平靜!回憶中,,以往的生活瑣事太多了,,盡管我童年時的家在2008年修高速時已經沒有了,整個村落都不復存在了,,感謝我兒子留下這張帶有美好回憶的照片,。照片上這座院落是我兒子十三年前照的(當時已不住人了,破舊不堪),,這就是我時常還魂牽夢繞的娘家,,就這么個不起眼的院子,勾起了我童年幸福的回憶,。照片上雖只是個院外輪廓,,但我似乎已進了院子,看到了正面那三孔整齊的石(頭)面窯洞,,看到了側面的三間土坯瓦房,。進了窯洞,我們一家四口(爸爸,、媽媽,、姐姐和我)圍坐在一張小方桌上吃飯的影子……”蘭家印老人的“作文”中,深情地回憶起自己童年的家庭場景,,語言樸實,,畫面生動,令人動容,。
原本,,蘭家印老人認為自己只是在“作文”中羅列了一些以往生活的片段,,希望兒子修改后再發(fā)到家人群里,不讓兒子往朋友圈發(fā),,怕別人笑話,。沒想到兒子“不聽話”,原汁原味地“端”了出去,,原生態(tài)的就很好,,現在這個時代,需要的就是真情實感的文字,?!?/p>
這篇“作文”一經在自己的朋友圈及家人群發(fā)布,便引來很多評論,,微友“淡雅”說:寫得真好,,作者應該是我單位的退休會計寫的,我記得她的字跡,?!甭逭济舻膬蓚€年過半百的表姐留言:“姨媽,看了您寫的‘作文’好感動,,看哭了……破舊的院落,、樸實的土塊也是美好的童年。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要永遠發(fā)揚他們艱苦樸素、純潔善良孝順父母的精神,,并一代一代傳下去,。”
洛占敏的兒子從事影視行業(yè),,年輕的他則認為:“奶奶這輩人的回憶對歷史很重要,,尤其這種純民間的記憶。非常珍貴,?!?/p>
寫了這篇“作文”后,蘭家印老人思緒萬千,,她對孩子們說,,今昔對比,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珍惜現在,,過好每一天。
洛占敏認為,其實每一個家庭都有美好的回憶值得記錄,,鼓勵老人們多寫回憶錄,,往大了說能體現社會主義價值觀,往小了說能更好地傳承家風,,也可以鍛煉老年人的思維,。
記者 韓曉芳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