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廣勝寺三月十八祭祀水神習俗是當地民眾為五谷豐登、家庭幸福,、社會安定舉辦的祭祀霍泉水神的傳統(tǒng)民間活動,。
霍泉水神廟依霍泉泉源而建。農歷三月十八為霍泉水神誕辰之日,,當地每年都要舉行為期5天的祭祀儀式,。
早在唐貞觀間(627年-649年),即有廟祀,,釋力空《霍山志》載:廣勝下寺前有水涌出,,名曰“霍泉”。在李唐貞觀時,,即為洪,、趙二縣之水利,水神廟明應王殿前保存的元延佑六年(1319年)《重修明應王廟碑》描述祭祀盛會情形,,每歲三月中旬八,,居民以今節(jié)為期,,適當群卉含英、彝倫修時也,,遠而城鎮(zhèn),,近而村落,貴者以輪蹄,,下者以杖履,,爭以酒者香低,聊苔神惠,,而兩渠之助,,樂藝牲幣,獻禮相與,,娛樂數日,,極其魘飫”。這種祀神習俗完好地傳承至今,,影響遍及洪洞,、霍縣、靈石,、汾西,、古縣、安澤,、臨汾,、運城等周邊縣(市、區(qū)),。
祭祀共5天,,每年三月十五即獻仔豬一頭,開始酬神演戲,。至三月十八,,水神誕辰日,祭祀儀式進入高潮,。期間,,遠近商販齊聚,附近十幾個縣市的民眾陸續(xù)而來,、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各種民間雜耍表演,,更是錦上添花,,美不勝收。
水神祭祀活動是中華民族敬畏天地山川的重要文化表現,,傳承著中華民族最樸素的感恩思想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據《臨汾非遺名錄》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