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花籃又稱花籃舞,、擔經挑,,挑花籃是中國最古老的相親儀式、最原始的自由戀愛,。鄉(xiāng)寧云丘山方圓數百里流行著這樣的民謠:留只花籃在樹梢,,等著哥哥鞭桿挑。挑著了,,妹妹伴你度春宵,。”每年農歷二月十五中和節(jié)時,,單身青年男子手拿鞭桿,,女子手提花籃來求偶,若女子相中了男子,便會以目相示,,并將一對花籃中的一只懸掛在樹梢,。若男子看中女子,就取下花籃挑于鞭桿,,女子看到男子挑的花籃和自己手中的成雙成對,,就心甘情愿以身相許。云丘山挑花籃主要分布于鄉(xiāng)寧縣境內,,鄉(xiāng)寧的十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有,,主要在西坡鎮(zhèn)、關王廟鄉(xiāng),、棗嶺鄉(xiāng),。
鞭桿是用一根長三尺(陽數)的木棍做成。木棍的一端留皮鉆眼,,長約5寸,;其余部分全都剝掉樹皮,再放進堿性的土中掩埋,,使之變成肉紅般的顏色,。若要是找不到合適的土壤,就將木棍放在石灰水中浸泡一晝夜,,便會泡成肉紅色,。這時再看,木棍就不是木棍了,,而是一個男根了,。這男根被稱為鞭桿,象征的是人祖,。
花籃是用樺樹的刨花皮,、麥桿和各種彩紙,綁扎穿接而成,。用樺木的刨花制作,,寓含著化生之意;做一大一小兩個十字,,十字中間對稱,,象征男女同心;兩個羅圈的狗牙錯開,,相向扣合,,象征男女親昵互抱;一根紅線從十字中心穿過,,寓意“二心一線牽”,。再在花籃的底部增添瓔珞穗子,,象征著子孫綿綿。
一個小小的花籃就把男女恩愛,、成親生育的美好愿望全都凝聚在其中了,。
廟會期間求親的男哥女妹,互相誰也不許打聽對方的姓名,、住址,,只要倆人都看上對方,就可以身相許,。這是一見鐘情的典型姻緣,。
據《臨汾非遺名錄》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