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我曾領(lǐng)略過靜海傾波的恣意汪洋,,也曾沉醉于秀川林濤的博然浩氣,,這些我所涉足過的地方,不單單只在我的相機里留存下來無數(shù)的回憶,,更在我的腦海里占據(jù)一隅之地,,可我今天想說的,不是這些一眼望去便讓人感到震撼的景色,,我今天只想說一說我的家鄉(xiāng)的瑰寶——廣勝寺,。
廣勝寺位處霍山腳下,是一座年代久遠,、可以追溯到東漢年間的寺廟,。其實最初,它的名字叫俱廬舍寺,,又名阿育王塔院,,直到唐朝,才更名為廣勝寺,,延續(xù)至今,。據(jù)說,還存有著佛骨舍利,。
廣勝寺在我們所耳熟能詳?shù)母鞣N景點之中并不算大,。她只是簡單的分上下兩寺,還有一座水神廟而已,??墒牵膊恍?,她容納了當?shù)匾磺Ф嗄陙頍o數(shù)代僧人佛人信徒無邊的信仰,,容納了當?shù)匕傩諅円惠呡咈\的祈福,山腳下的霍泉,,從古至今灌溉著附近二十多萬畝的土地,,如母親甘甜的乳汁,無私哺育著她的兒女,。
在她的上寺之中,,有飛虹塔、彌陀殿,、大雄寶殿,、天中天殿、觀音殿,、地藏殿及廂房,、廊廡等建筑。其中最惹人為之矚目的,,便是那坐落于山門內(nèi)正中方的飛虹琉璃塔,。它是目前全國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琉璃塔,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與山西應(yīng)縣木塔,、河南嵩岳寺塔、云南大理三塔齊名,,是我國的四大名塔之一,。我們耳熟能詳?shù)?3版的《西游記》中,《掃塔辨奇冤》一集,,唐僧掃塔的場景正是取自于該處,。飛虹塔共有十三層,,高47.31米,,呈八角形,層層有塔檐,。塔身由青磚搭砌而成,,外層皆由黃、綠,、藍三色琉璃所裝飾,,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薩、金剛,、花卉,、盤龍、鳥獸等各種構(gòu)件和圖案,,制作手法精美絕倫,,顏色鮮艷亮麗,甚為美景,。再配以檐下青斑漸隱的風鈴,,在微風徐來之時,鈴聲悅耳,,矚目于該塔之上,,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下寺由山門,、前殿、后殿,、垛殿等建筑組成,。歷史悠久,,后殿中所塑的三世佛及文殊、普賢二位菩薩,,都是元代作品,。具有歷史審美價值,對于佛家之人而言,,更有一種無可比擬的情感,。殿內(nèi)四壁皆有手法細膩卻妙不可言的壁畫,可惜的是在1928年被盜出國,,被存于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藝術(shù)館,。但寺內(nèi)的鎮(zhèn)塔之寶——《金版大藏經(jīng)》,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由寺廟的僧人與八路軍軍人,,合力保存了下來,譜寫了一曲偉大的贊歌,。他們的光輝事跡,,已載入史冊,為后人所傳頌,。
在廣勝寺,,每日的清晨時分,日露山頭,,此時的寺廟安靜而又祥和,。居住在這里的當?shù)厝私?jīng)常會在這個時候,單獨或者結(jié)伴,,伴著寺廟里莊嚴渾厚的鐘聲,,登上山頂,強健筋骨,,呼吸新鮮空氣,。遠眺后山的綠意,近觀飛虹塔的壯觀,,陶冶情操,,有益心脾。我也經(jīng)常會在困惑乏悶之時,,來寺中漫無目的地行走,,呼吸寺中獨有的氣息,看看慈祥的僧人念經(jīng)打坐,?;蛘唛e坐后山的山亭之中,聆聽風吹林濤,看寺中香爐青煙裊裊,,愁郁頓消,,心平氣和。這或許就是精神上的最好食糧了,。
其實寺廟中每日除了來游玩的旅客,,還有那些虔誠的居士信徒。隨著心意布施一些善緣,,擦拭桌椅,,清掃院臺,略施善款,,讓古寺充滿了寧靜平和的氛圍,。
明月移過古柏的枝頭,白紗般的光輝鋪滿整個古寺,。塔內(nèi)的香燭在僧人的照看下依然在搖曳中吐露著光芒,,將微弱的光亮灑向四周,越過了門檻,,終于與塔外的燈泡所發(fā)出的亮光交疊在了一起,。古樸與現(xiàn)代,,在這一刻交織,,卻又分外得和諧。
此刻,,寺內(nèi)僧人身著青色或臧黃色的佛袍,,盤坐于佛像之前,陣陣誦經(jīng)之聲漫過院墻,,漫向寂靜的后山深處,,漫向山腳的繁華都市。這一幕幕場景在每日的晨鐘暮鼓之中,,不斷重復(fù)上演,,而這一切,已逾千年,。
我想,,隨著時間的挪移,廣勝寺里保存至今的古代建筑只會越來越舊,,塔里的木板所散發(fā)出的香燭味道也會愈加濃厚,,地上青磚的裂紋又漸深幾許,正是這一切,,才正是讓廣勝寺更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和時代的價值,。她甚少經(jīng)過現(xiàn)代工藝所加工過的古香古色的建筑,以及她未曾讓這個時代浮躁的人心所侵蝕的風情萬種,在我的心里,,也同樣占據(jù)著一席之地,,猶如一朵潔白的雪蓮,盛開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時刻安撫著我在這個鋼筋水泥,、車水馬龍的現(xiàn)代都市里疲憊的心和迷失的眼。也總會讓我驕傲地想,,廣勝寺所在的地方,,是我的家鄉(xiāng)。王宇飛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