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ye)山仙洞溝景區(qū),,俗稱仙洞溝,是1987年山西省首批公布的六個(gè)省級(jí)風(fēng)景名勝區(qū)之一,。2005年仙洞溝碧巖寺被公布為山西省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景區(qū)地處臨汾市區(qū)西15公里呂梁山脈的姑射山中。海拔1418米,,總面積40平方公里,。自然、人文景觀48處,。由南仙洞,、北仙洞、云霧寺三大古建筑群組成,。
圖①為靠山廊一瞥。
仙洞溝歷史悠久,。4300年前帝堯于此訪賢,邂逅鹿仙女一見鐘情,,洞房花燭夜典故由此源起,。2300多年前,著名思想家莊子在《逍遙游》中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妒瘫洝贰镀疥柛尽贰杜R汾縣志》記載,,姑射仙洞最早是道教勝地。唐代開始建道觀,,宋時(shí)擴(kuò)建,,元朝道觀達(dá)到極盛。后佛興道衰,,明清以來,,佛教寺廟逐漸取代道觀,現(xiàn)存遺跡多為佛教建筑,。
圖②為遠(yuǎn)眺山門。
仙洞溝洞幽石奇,。文人墨客多有題詠,,元代平陽太守王惲《游姑射山神居洞》:“幽巖洞如瞰陰壑,洞口飛薨架虛閣,。真仙乘龍竟何在,,香火千年事如昨?!庇^音閣,、三教廟、鹿女洞,、黑龍廟,,洞中有廟,廟中有洞,,洞廟相連,,渾然一體。睡女峰,、仙鏡石,、梳妝臺(tái)、會(huì)仙臺(tái),、馬蹄鏟,、將軍柱、將軍帽,、拴馬樁惟妙惟肖,。佛、道,、儒三教共存,,天,、地、人三神歡聚,。廟宇樓閣鱗次櫛比,,彩繪泥塑栩栩如生。
圖③為古建筑群美景,。
仙洞溝山貌奇特,景色瑰麗,。大嶂谷華北之最,,南天門、鳳凰嶺,、象頭嶺如明珠鑲嵌,,鬼斧神工。一年四季,,佳景各異,,初春繁花似錦,仲夏涼爽宜人,,深秋紅葉如火,,隆冬冰瀑高懸。山青谷幽,,洞天福地,,自古就有“東蓬萊,西姑射”的美譽(yù),。登臨姑射,,暢游仙洞,猶入仙境,,每有羽化之感,。(文圖為堯都區(qū)文物旅游局提供)
責(zé)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