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我市各縣(市、區(qū))防汛準備情況如何?能否經得起汛情的考驗?日前,,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鄉(xiāng)寧縣防汛抗旱指揮部,。
鄉(xiāng)寧縣下轄10個鄉(xiāng)鎮(zhèn),主要地貌為黃土殘垣溝壑區(qū)和石山森林區(qū),,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55.8毫米,,為全國年平均降水量628毫米的87.7%,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3個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
“進入汛期以來,,我們始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工作要求,,時刻關注天氣變化,緊盯重點地區(qū),、重點部位和重點領域防汛抗洪風險,,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前提下,抓緊補短板,、堵漏洞,,細化實化防汛各項措施,扎實做好迎戰(zhàn)大洪水的準備工作,,堅決確保全縣安全度汛,。”鄉(xiāng)寧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主任高建新說,,為壓實防汛責任,,在全縣開展了隱患排查,多部門協同加強了災害性天氣及汛情,、水情的預測分析和會商,,強化信息共享,做到提前預警,、及早預報,,并以超標洪水防御、水庫安全度汛、山洪災害防御為重點,,突出對黃河段,、汾河干流支流、山洪災害易發(fā)區(qū),、鄉(xiāng)村低洼易澇區(qū),、防洪重點城鎮(zhèn)等重點區(qū)域的風險防范。
高建新介紹,,在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中,,全縣確定了以鄂河等21個小流域為山洪災害防治重點區(qū)域,在原有的《鄉(xiāng)寧縣超標洪水防御預案》《鄉(xiāng)寧縣山洪災害村級預案》《黃河鄉(xiāng)寧段防汛,、防凌預案》的基礎上重新對全縣境內水庫,、淤地壩、河道進行了水利系統水旱災害預案的修訂和完善,,確保了預案的可操作性,。加強了對山洪災害報警員、淤地壩管護人員的培訓,,確保每位測報人員及其他備報人員能掌握基本的山洪災害防御知識,,并在各山洪災害易發(fā)區(qū)安置了宣傳告示欄、撤避路線圖,,為每戶發(fā)放了明白卡,,明確了避災安置點,通過設點宣傳發(fā)放防御山洪災害宣傳手冊,,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防汛知識,,確保一旦發(fā)生汛情險情,有效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努力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
“我們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工作方針,,以山洪災害防治,、水庫河道管理及淤地壩安全運行為重點,堅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兩手抓,?!备呓ㄐ抡f,通過人防,、物防,、技防并重,科學制定防汛和河道行洪工作方案,明確責任體系,,層層抓好落實,,筑牢安全防線,全力保障全縣防汛和河道行洪工作萬無一失,。
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