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俗話說,,“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在我市車站社區(qū)鐵路大宿舍小區(qū)花園樓里,,提起81歲的吳仙桃,,街坊鄰里都會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兒子媳婦知冷知熱,孫子孫媳聽話孝順,,老太太真是有福氣,。”
52歲的張玉海,,是侯馬車務段臨汾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姐姐張玉蓮是襄汾工商局的退休職工。談起孝道,,張玉海便打開了話匣子,。
“我和姐姐從小就被養(yǎng)父母收養(yǎng),他們省吃儉用,、勤儉持家讓我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找工作、找對象,、辦婚事……為了兒女的幸??芍^操碎了心?!睆堄窈Uf,,1996年,父親患上了腦血栓,,隨著病情的加重,,生活無法自理。由于照料父親,,母親的身子骨也日漸乏累,。
“父親生病住院期間,為了能全心全意照顧老人,,我和姐姐還有妻子一同伺候,。接尿,、接屎,、擦身子,只要能做到的,,我們不會有一絲馬虎,。”盡管經(jīng)過12個春夏秋冬的悉心照料,,2007年,,由于病情加重,父親還是撒手人寰,。
父親走后,,面對母親的孤獨失落,,張玉海和妻子用親情一點一滴的融化著老人。
“都說家有賢妻,,全家興旺,。給老媽搓澡洗浴、端水洗腳,、清理尿盆,,媳婦對母親的孝順我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頭,。去年,,母親進行了股骨頭切換手術后,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如今也能拄著拐杖出來走動了,。”張玉海說,。
常言道,,養(yǎng)恩大于生。張玉海說,,盡管自己和姐姐都是養(yǎng)子,,但今生今世,他們都會將孝順二字牢牢銘記心間,,他說:“孝順老人不能等,,兒女自當多盡心?!?/p>
記者 成華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