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呂梁山,,山柳蔥綠,,山花爛浸。5月6日,,由臨汾市人社局和蒲縣縣委、縣政府合辦的蒲伊杯柳編大賽在蒲伊廣場舉行,。
蒲縣,、洪洞、隰縣,、古縣,、浮山、襄汾,、翼城等7支代表隊,,在歡快的樂曲聲中盛裝入場。160位柳壇高手,,出臺亮相,。有白發(fā)飄銀近80歲的“老黃忠”,有風(fēng)華正茂18歲的“小羅成”,,更多的是英姿颯爽的“穆柱英”和“花木蘭”,。
洪洞代表隊出場了。男的多女的少,,老漢多青年少,。同人們的期望似有距離,同大縣的地位似不相稱,。
三通鼓后,, 比武開始。不聞陣陣殺聲,,只聽柳條嘩嘩,。柳錐穿刺,,在陽光下閃閃;柳線纏繞,在晴空里飛舞,。七路人馬,,百多驍將,八仙過海,,各展絕技,。
激戰(zhàn)兩小時,斬獲均問世,。一件件作品千姿百態(tài),、爭奇斗艷。你的創(chuàng)意新穎,,他的做功精細;這件樸實耐用,,那件靚麗時尚。折桂者,,是一個“豐”字小簸箕!萬眾矚目“豐”,,相機聚焦“豐”:白柳編底,紅柳織字,,豐收在望,,意吉祥,這過五關(guān)斬六將奪冠者,,竟是出自洪洞代表隊之手!
太出乎人們的預(yù)料了,。二、三等獎亦決出,,紀念獎項也有了得主,,人們數(shù)了數(shù),算了算,,一開始不被看好的洪洞隊,,意外地成了拿獎最多的一支冠軍隊。刮目相看,,互相詢問,。
豈不知,洪洞代表隊的全體人馬是赫赫有名萬安鎮(zhèn)韓家莊的柳匠,。這個村是中國傳統(tǒng)村落,,幾乎家家有地窨,人人會柳編,,被譽為簸箕之鄉(xiāng),。功夫老道,技藝精湛,,柳編歷史有4500多年,。
舜耕歷山,,犁扙上掛個小簸箕,就是韓家莊他舅給專編特供,。牛若懈怠時,,舜不鞭牛,而是敲簸箕,。堯王訪賢,,從這張小簸箕發(fā)現(xiàn)了舜的仁慈和智慧,把他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把江山讓給了舜,,留下了“簸箕問鼎”的政治佳話。今天“豐”字簸箕折桂奪金,,柳箢,、柳匾八件作品捧杯,一時在臨汾柳編行業(yè),,又刮起一股“韓流”,,順理成章,令人折服,。
好一股“韓流”!(韓斌)
責(zé)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