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劉胡蘭是我的姨媽,我的母親是劉胡蘭唯一的胞妹,叫劉愛蘭……”近日,,記者采訪了前來臨汾尋訪母親足跡的司承志女士,在她的講述下,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浮出水面,,也令劉胡蘭的英雄形象鮮活起來:當年,,話劇《劉胡蘭》在吉縣排演成功后又趕赴各地演出;劉胡蘭原名劉富蘭,劉胡蘭唯一的胞妹“二蘭子”在姐姐犧牲后有了自己的大名“劉愛蘭”;毛主席曾兩次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司承志是英雄劉胡蘭的外甥女,,“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特地前往母親曾經生活,、戰(zhàn)斗過的地方尋訪她曾經的足跡,,同時緬懷我的姨媽劉胡蘭?!睋境兄窘榻B,,為了緬懷姨媽,了卻母親的心愿,,經母親口述,,她退休后還寫了一本書《我的胞姐劉胡蘭》,書中記載了很多不為外人所知的故事,。
“以往很多宣傳劉胡蘭的文章,,只注重她的英雄事跡,關于她生活方面的信息幾乎是斷層,,耄耋之年的母親想補上這個空白,,還原劉胡蘭真實的生活場景,讓更多人知道,,劉胡蘭不是一個文藝作品塑造出來的英雄形象,,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睍猩鷦釉佻F了劉胡蘭的生活環(huán)境及成長歷程,,以真實感人的生活細節(jié),,還原了劉胡蘭精神的實質源于平凡。
呂梁市文水縣云周西村(現劉胡蘭村)是劉胡蘭與妹妹劉愛蘭的家鄉(xiāng),,姐妹二人相差3歲,。劉胡蘭出生于1932年10月8日,精明能干的奶奶非常喜歡這個長孫女,,請先生給她起名“劉富蘭”,,希望家里從此富裕,不愁吃穿,。高個頭,、濃眉毛、大眼睛的劉胡蘭勤勞肯干,,為人豪爽寬厚,,從小就是村里拔尖的姑娘。
1946年,,白色恐怖籠罩著云周西村,,劉胡蘭更加努力地收集情報,發(fā)動群眾為部隊籌糧籌款,,經常半夜才回家,,有時甚至要和衣在墓穴里過夜。同年6月,,國民黨反動派對解放區(qū)發(fā)起了報復性反攻,,上級決定把身份已公開、不便于在平川隱蔽的干部分批轉移上山,,但劉胡蘭堅決要求留在平川堅持斗爭,,她說自己“人熟地熟,能夠堅持,?!?/p>
1947年1月12日天快亮時,劉胡蘭才回到家里,,一家人還沒來得及吃早飯,,就聽到村里傳來的敲鑼聲……為了保守黨的機密、保護全村群眾,,年僅15歲的劉胡蘭從容就義,。
劉胡蘭犧牲后,許多戰(zhàn)士來村里緬懷她,,記者也來到村里采訪,。由于劉胡蘭老家的文水方言比較難懂,,而她的家人又不識字,,無法辨別記者的記述是否準確,,多種原因導致報紙上出現的是“劉湖蘭”,最后又成了“劉胡蘭”,??紤]到“劉胡蘭”的名字經由相關報道已經被大家認可和接受,“劉胡蘭”的稱呼便沿用至今,。因為同樣的原因,,二蘭子也逐漸被叫成了“愛蘭子”,入伍后,,花名冊上,,“劉愛蘭”就成了妹妹的大名。
劉胡蘭犧牲17天后,,第一野戰(zhàn)軍戰(zhàn)斗劇社劇本創(chuàng)作者魏風從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立即前往采訪,并用三天三夜的時間趕出話劇《劉胡蘭》,,在吉縣排演完成后,,赴河津正式演出,隨后,,《劉胡蘭》劇組又隨軍渡過黃河來到陜西,,為戰(zhàn)斗在一線的解放軍演出。后來,,話劇《劉胡蘭》又被改編為歌劇,。
1948年9月,賀龍司令員批準劉愛蘭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zhàn)軍西北戰(zhàn)斗劇社,,經祁縣,、霍州、洪洞來到臨汾西北戰(zhàn)斗劇社駐地,。由于她外貌,、舉止、神情酷似姐姐,,每次演出《劉胡蘭》時,,她都會先本色飾演劉胡蘭的妹妹,后又扮演劉胡蘭,,并在每次演出前走到臺前聲淚俱下地請求大家為姐姐報仇,。她的每一次出現,都能讓現場群情激昂,,有的戰(zhàn)士跳上舞臺對劉愛蘭說,,我們一定為你姐姐報仇。有的戰(zhàn)士甚至要槍斃扮演大胡子匪兵的演員……當時,,在臨汾成立的晉南人民廣播電臺經常播放歌劇《劉胡蘭》擴大影響,,激勵了更多青年投身戰(zhàn)場,。
一直不愛看戲的彭德懷副總司令,坐在木頭樁上看歌劇《劉胡蘭》時,,一邊看一邊擦眼淚,,并指示這個戲要在全軍演出。
1948年11月,,賀老總來到臨汾,,劇社給賀老總匯報演出了《劉胡蘭》,他看后非常激動,,說這出戲群眾喜歡,,自己也愛看,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1949年3月,,賀老總再次來臨汾巡視工作,他不僅表揚了劇社的宣傳對動員青年參軍,、報考軍政大學起到的巨大促進作用,,同時還告訴大家,北平解放后,,將籌備召開全國性群眾團體代表會,,文藝界也正在籌備召開文代會,中宣部要戰(zhàn)斗劇社前往參演《劉胡蘭》,。
1947年3月,,毛澤東主席在轉戰(zhàn)陜北途中聽到劉胡蘭英勇就義的事跡,揮毫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8個大字,,遺憾的是,這幅題詞后來在解放戰(zhàn)爭中丟失了,。1957年,,在劉胡蘭犧牲10周年之際,毛澤東主席第二次為她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胡蘭的入黨介紹人呂雪梅曾對劉愛蘭說過:“戰(zhàn)爭和革命斗爭是個大熔爐,能把愿意為黨工作的青少年鍛造成革命的鋼鐵,,用來支撐中華民族的脊梁,。你姐姐能擔起這個責任,她是好樣的,?!眳窝┟愤€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看著劉胡蘭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姑娘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人,我還記得她入黨時曾對我說過的話,‘你放心,,我入黨以后保證經得起考驗!’這話說完還不到七個月,,她就用生命見證了自己的誓言?!?/p>
“怕死不當共產黨員!”這是烈士劉胡蘭生前留下的豪言壯語!她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永生的詩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她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記者 韓曉芳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