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我家孩子失蹤了?!薄凹依锢先瞬灰娏?。”“有人落水了,?!薄瓱o論白天黑夜,只要有救援需要,,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準會及時出現(xiàn),。“我們不是軍人,,但隨時待命,。”隊長郭延峰的手機就是救援電話,,一天24小時從不關(guān)機,。
地震救援、水上救助,、野外尋人……他們是一個愛心集體,,20余名正式隊員、140余名志愿者均來自社會各行各業(yè),,因無私的愛心和對公益的熱愛,,他們聚到一起,身著紅白色救援服,,成為行走在民間的免費救援隊,。
說起成立救援隊的初衷,郭延峰言簡意賅:“就是想盡已所能,,讓社會擁有更多的溫暖和力量,。”2016年,,當時的郭延峰已擁有自己的公司,,但從小受家庭熏陶,跟著家人參與過眾多公益活動的他愈發(fā)喜歡公益事業(yè),。于是,,他和身邊幾個要好的朋友商量,與市紅十字會積極溝通,成立了由4個人組成的救援隊,,并把自己的手機號定為救援電話,,發(fā)布在百度、貼吧,、微博,、微信等平臺。從此,,他們把公益作為工作之外的一份社會責任和使命,,憑著自己的身體力行,吸引了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2017年,,這支不斷壯大的隊伍正式注冊成為臨汾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其中6名隊員已獲得中國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員資格證書,。
談起救援,,寒冬雪夜的一次尋找走失老人,給郭延峰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一個雪天的夜里,我們接到貢院街一位80歲老人失蹤的消息,,在了解具體情況后,,立即兵分幾路展開尋找。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刺骨的寒風呼嘯,,老人的安危著實讓人擔憂,隊員們的心都懸了起來,。但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不能放棄。一路走一路問,,通過排除法鎖定范圍,,十幾個小時后終于在襄汾縣的一塊荒地找到了老人,幸運的是,,老人安然無恙,。事后,被救老人的女兒也加入了救援隊伍,。”說起救援經(jīng)過,,郭延峰有感而發(fā),,“每一次救援的過程,都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身上的責任倍感重大,?!倍@些僅僅是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救援工作的一個小片段。
43歲的張迎新在市煤炭運銷公司上班,,作為當初的組建者之一,,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都有參加,其中有淚水也有歡樂,,有遺憾也有圓滿,。他說:“我們在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圖名不圖利,就是想把正能量積極宣揚出去,。隨著參加救援行動的增多,,也更加熱愛公益,每次成功完成救援任務后,,都能從中收獲滿滿的成就感,,這是一種精神財富?!?/p>
在參與尋人,、救援、安保的過程中,,郭延峰和隊員們深深體會到安全知識宣傳的重要性,,每年都自費深入各縣(市、區(qū))機關(guān),、企業(yè),、校園普及急救知識和技能,倡導更多的人學習急救自救知識,,在他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積極伸出援手,。不僅如此,他們還積極參加紅十字會開展的各項專業(yè)技能培訓以及體能訓練,,不斷提升專業(yè)救援技能和素養(yǎng),,以便更好地完成救援任務。
雖然是臨汾的救援隊,,但他們的救援卻不局限于臨汾,,九寨溝地震、甘肅泥石流……一個個重大救援現(xiàn)場,,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一群平凡的人卻做著不平凡的工作,他們帶來了希望,、奉獻著愛心,、傳遞著力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溫暖了這個社會,用無私奉獻精神托起紅十字救援隊這面旗幟,。說到救援隊的未來,,郭延峰斬釘截鐵:“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就是要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無論遇到什么情況,我們隨時待命,,將志愿服務進行到底,。”
記者 閆璟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