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近期,臨汾汛情引起全國廣泛關(guān)注,,各地熱心人士第一時間赴“晉”救援,送物資,、做志愿,,用自己的方式幫助臨汾這座城市渡過難關(guān)。
小人物,,大光輝,。微光匯聚,風雨同舟,。災情面前,,沒有地域之分,沒有距離之隔,,只有一顆顆“團結(jié)互助”的心,。他們是平凡人,做著平凡事,,卻譜寫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成都司機王時春、倪天軍:
第一次來臨汾,沒想到是送救援物資
10月11日9時,,王時春和倪天軍駕駛一輛裝滿500件棉大衣的貨車駛出臨汾土門高速收費站,,“臨汾,我們來了!臨汾,,加油!”喊出這句話時,,兩人都紅了眼眶。
從成都到臨汾,,1100公里,,17個小時,兩個人換班開車,,“安全第一,,但還是想快點快點再快點。當導航語音提示‘您已進入山西省運城市,,距離目的地臨汾還有147公里’的時候,,我們兩人的心才松下來?!蓖鯐r春說,,“雖然沒有來過臨汾,但心里一直裝著一句話:‘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瘺]想到第一次回‘老家’是來送救援物資?!?/p>
王時春,、倪天軍運送的物資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得知這批物資是要送往山西的時候,,我們有一個不約而同的決定——義不容辭!”倪天軍說,,“2008年汶川地震時,全國人民幫助我們渡過了難關(guān),,我們太能體會受災群眾的無助與迷茫了,。這一次山西遭災,我們必須挺身而出!”
剛下高速,,來不及品嘗臨汾地方特色美食,,和志愿者快速對接好后,他們再一次上路出發(fā)了,?!跋乱徽救テ芽h,得盡快把棉衣送到受災群眾手中,。今年臨汾的秋天太短,,連續(xù)降雨后幾乎直接‘入冬’了,,我們想早點兒把‘溫暖’送過去?!?/p>
王時春,、倪天軍和記者在高速路口溝通了十余分鐘,再次啟程,,“山西加油,,臨汾加油,我們跟你們,,在一起!”
烏魯木齊志愿者安斌:
飛機+高鐵 一心只為助力山西
2700公里,,飛機加高鐵,跨越半個中國,,從烏魯木齊到臨汾,。31歲的烏魯木齊志愿者安斌來了。
10月12日,,在堯都區(qū)興榮物流救援物資中轉(zhuǎn)站,,安斌通過“志愿云”聯(lián)系到臨汾志愿服務(wù)聯(lián)合會文明交通志愿者協(xié)會負責人葛海燕后,背著一個大旅行包,,風塵仆仆地站在了葛海燕面前。
“葛會長,,我是志愿者安斌,,來自烏魯木齊,現(xiàn)在向您報到,?!?/p>
“歡迎你的加入,感謝你為山西助力,、為臨汾加油!”葛海燕張開雙臂,,緊緊抱住了這個“暖心”的大男孩。
從網(wǎng)上看到山西遭遇災情的消息后,,安斌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發(fā)布了“參與過救援的志愿者朋友請聯(lián)系我傳授經(jīng)驗,我要去山西”的信息,,很多朋友私信回復他,,“新疆距離山西那么遠,你咋過去?”“去了聯(lián)系誰,、和誰對接?”……
在得到他的明確回復后,,大家被他的堅定決心所感動,紛紛留言鼓勵:“加油,,注意安全!”
安斌的決定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我的爺爺,、爸爸都是退伍軍人,他們一直教育我:遇到危險不要怕,,大家團結(jié)一致,,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
就這樣,安斌出發(fā)了,,從烏魯木齊坐飛機到運城,,再轉(zhuǎn)乘高鐵到臨汾?!爱敵鲎廛噹煾抵牢沂莵懋斨驹刚邥r,,熱心載了我一程,又幫我聯(lián)系當?shù)氐木仍犖?,下車時還囑咐我一定要注意安全,。”
安斌在志愿者隊伍里,,干得十分起勁,,搬運救援物資、整理統(tǒng)計明細……“希望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能多抬一箱水,、多送一趟貨,、多跑一次腿?!卑脖笳f,,“災情面前,我們是一家人!”
臨汾志愿者時利軍:
今年老爸的生日,,我還在救援路上
“今兒是我們家老爺子生日,,從2016年起,已經(jīng)好幾年沒有在一起過生日了……”
10月11日晚,,從事志愿服務(wù)工作十余年的臨汾志愿者時利軍在朋友圈發(fā)布了這段話,,幾十條評論紛至沓來,“等災情過去,,咱們一起去家里給老爺子補過生日,。”回復他的是許多像他一樣正奔波在救援一線的志愿者,。
時利軍是臨汾志愿者圈內(nèi)的“名人”,,認真、仔細,、負責,、敢拼……是眾多志愿者對他的評價,而他多年的志愿者足跡也遍布臨汾多地,,參與救助貧困學生,、關(guān)心救助大病新生幼兒,、運送救援物資、對接天使媽媽基金會等,,他說:“做公益,,做志愿服務(wù),上癮!”
這份“癮”讓他在公益路上“馬不停蹄”,。此次家鄉(xiāng)遭遇災情,,身為蒲縣人的他自10月初開始,已經(jīng)多次往返蒲縣與市區(qū),,高速口接車,、引路、對接,、溝通,、分發(fā),他一刻也歇不下來,,“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受災,,我們的動作快一點,受災鄉(xiāng)親就能早一點得到救助,?!睍r利軍表示,各級黨委政府都在竭盡全力搶險救災,,身為臨汾的一分子,,他有責任更有義務(wù)參與其中,“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想讓她快點好起來!”
臨汾90后江哲:
感謝你為臨汾出力,,我要為你提供一張舒服的床
“我看到《臨汾日報》刊發(fā)的一條新聞,得知一名外地志愿者來到臨汾參與救援,,就聯(lián)系了臨汾日報社,,詢問這名志愿者是否有住的地方?!迸R汾籍90后教育工作者江哲表示,,“關(guān)山萬里阻隔不斷同胞濃濃的情誼,烏魯木齊小伙子輾轉(zhuǎn)2700公里來臨汾幫助我們,,我一定要為他做些什么!”
江哲為烏魯木齊志愿者安斌免費提供了住宿,,還為他購置了新被褥。
“我想為他提供一張舒服的床,,讓忙碌了一天的他睡個好覺,讓他在臨汾也有家的感覺!”江哲說,。
記者 趙俊
責任編輯: 吉政